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污水处理权将“卖”给一家企业20年。昨日,开发区环保局透露:来自中国、马来西亚的10家公司已进行投标,春节前即可确定中标者。
武汉开发区居住人口8万,日产污水5万余吨。现在,该区拟出资5000-7000万元通过招标兴建一座一期日处污6万吨、二期日处污12万吨的花园式水厂,并把该厂20年的经营权“特许”给一家企业,即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据悉,一期建设2年内就可完成。
居民排污费不提价
开发区环保局负责人介绍,按传统方式,由企业建污水厂,政府部门来管理,政府要支付高额建设费。采用特许企业建污水处理厂,可由企业先垫资建设,政府部门只需收取居民排污费作为回报支付给企业。20年后,还能完整地收回经营权。
开发区承诺,不会因建污水处理厂,抬高居民排污水费。据市水务集团人士测算,6万吨污水处理厂,每吨污水处理成本约为0.4元,而按国家现行规定,居民每吨0.8元的排污水费,支付企业已足够。
“假设中标方收取居民水费0.8元,20年就可获利1.75亿元,减去建设费用,企业还能有1亿元左右收益,中标方至少在最后七八年起就开始收回投资,实现赢利。”业内人士分析。
“居民排污费不加价,企业有钱赚,政府不出一分钱,应该说是三全其美。”环保人士这样评价。
全市污水处理商机无限
我市现在日产污水248万吨,却只有沙湖等4座污水处理厂运转,污水处理率只有21.5%每天全市约有184.68万吨污水流向江河湖泊。
市水务集团介绍,我市计划在2007年前,扩建2座、新建5座污水处理厂,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
“这里孕育着巨大商机。”市环保产业处认为:4年内污水处理增加100多万吨,若按传统方式政府需一次性出资几十亿元,采用特许企业经营的方式建污水处理厂,政府负担小得多,而企业日处理污水可多获利40万元以上,且周期越长,回报越高。
市环保局产业处认为:企业取得特许经营权后,一方面受管理部门监督,一方面出于经济考虑,会努力降低管理成本,使社会财富得到最大运用。
据介绍,上海市政府已将全市的污水处理权全部交给“上海实业”,要求这家公司在3-5年内,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95%。珠海也采取了全城“特许经营”处理污水的方式。《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