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过,我们那缺少绿色的都市最仰仗的,恰恰还是这青山绿水。
有了绿绿的树,才会有清清的水。
是你日思夜想的绿,为你提供了维系生命的水!
正是由于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关注水源枯竭、水资源污染及水质恶化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森林与水质关系的研究。世界银行和全球自然基金会就联手进行了一项名为“流动着的纯净”的饮用水研究。
研究结论是:保护森林是获得廉价洁净水的最好方式。与其费大力、花大钱治理污水,不如长时间、多方面保护森林。全球各大城市都应该把力量和资金使在刀刃上,通过保护森林来自然净化城市的饮用水,把自己从每年需要花费几十亿美元进行污水处理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这两家机构对世界105座城市进行调研后发现:全球1/3的大城市,包括纽约、东京、巴塞罗那和墨尔本,其洁净饮用水基本都是通过保护森林获取的。保护森林可以减少泥石崩塌、地表侵蚀,进而净化水质,同时也有利于汇集和贮存淡水,是一种能有效提供清洁饮用水的经济适用方式。而且,保护森林的花费远远低于修建污水处理厂。
世界银行负责森林资源的高级环境专家大卫·卡斯尔斯说,“对许多城市而言,保护蓄水地区四周的森林已经不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需。”“如果忽略保护森林,向都市提供清洁和安全的饮用水的费用将会剧增。”
全球自然基金会森林生命计划主管克里斯·埃利奥特以纽约为例对这项研究进行了说明:由于纽约市重视植树造林和水区管理,使900万名纽约市民能从纽约北部的卡茨基尔和特拉华水库系统获得大量洁净饮用水,纽约市也因此省下了一大笔水处理费用。一项新的评估表明,在纽约,建造一个水处理厂需要耗资70亿美元,如果通过增收水税,付钱给当地农民,让他们少用化肥或减少放牧来有效保护森林,积极经营管理森林蓄水地区以及下游地区来达到同样效果,所需的费用仅为10亿美元,是建造水处理厂所需费用的1/7。
另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例是澳大利亚的墨尔本。18世纪,墨尔本曾因水质糟糕被挤兑为“闻味寻溪”市,意即闻着溪水的臭味,就可找到溪流。如今,由于墨尔本十分重视保护东北部的蓄水山林,其蓄水区域可提供该市90%的洁净饮用水,已被视为澳大利亚饮水质量最好的城市。而且,因为重视森林保护而受惠的人远不止墨尔本的市民,下游用户也因此沾了大光,喝上了洁净的饮用水。
还有一个发人深省的远古实例:据称,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不重视科学涵养水源,在沼泽地修水渠、种玉米,导致湿地变成旱地,破坏了水的涵养地,最终使淡水资源告罄,迫使玛雅人弃城而去。
森林为何有如此大的存水净水能耐?
森林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保护土壤和水环境的巨大水文作用。据科学家试验:一棵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150毫米降水,一棵22年生人工水源林木每小时可吸收300毫米降水。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所以,增加森林植被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有一半人生活在城市,有11亿人无法获得洁净饮用水,每年有500万人因饮用不洁饮用水而患病。全球自然基金正在呼吁各地政府推进和加强对蓄水地区的环境保护。并认为,保护森林将帮助有关国家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到2015年,使无法获得洁净饮用水的人数减少一半。
从远古人类学会种植与养殖后,人类才开始摆脱靠天吃饭,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窘迫日子。现在,面对人多水少的水危机,为了放心喝上洁净水,为了与环境共生共存,人类不仅要用水,更要养水;不仅要学会合理用水,更要学会科学养水。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