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告诉记者,“甜似冰糖,香胜酒”的天然地下水井———无眼井,一直是勒石村13至16组的500多名村民的重要生活水源。然而,自2000年8月,洽义村村民周少华在井水水源上游投资100多万元办起武冈市锰粉塑料制品厂后,与村民相依为命的无眼井就横遭厄运。2000年12月,武冈市环保局在调查报告中说,锰粉塑料制品厂生产活性二氧化锰,以天然锰矿、硫酸、氯化钠、碳铵等为原料,其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多种金属矿物质及酸、碱等有毒物质,污染较大。厂里每天有20多吨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岩洞或池塘内,再渗透到地下,使下游无眼井遭污染。井里的清泉成了黑水,水里还有白色沉淀物,水中鱼虾、螃蟹死亡,村民在饮用井水后出现呕吐、皮肤发肿等不良反应。监测结果表明被污染的井水不宜饮用。而且,该厂从筹建到投产,均依法向环保部门申报。
因此,武冈市环保局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9条之规定,立即对锰粉塑料制品厂下达停产通知书,限期治理,经环保部门监测,污废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后方能恢复生产;若限期内不能治理好,立即实行关闭;根据有关法律对该厂进行处罚。但此后三年,尽管深受饮水问题困扰的村民从未停止抗争,但锰粉塑料制品厂置若罔闻;相关部门也是只打雷不下雨,从不见采取措施,锰粉塑料制品厂不但没被处理,反而越发“欣欣向荣”,污染越来越严重。
2003年11月28日,应勒石村村民的强烈要求,邵阳卫生防疫站就此事也出具了一个调查报告。报告中井水水样检测结果为:水中的锰、汞、铝、硫酸盐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标准,不能饮用,其中锰超标91.5倍,汞超标15倍,铝超标1.05倍,硫酸超标0.984倍。汞超标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可引起慢性蓄积性中毒。锰粉塑料制品厂为井水污染源。该防疫站同样建议当地政府采取措施杜绝锰粉塑料制品厂向溶洞排污,在井水水质未达标前,设法为勒石村村民解决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可是,问题一如既往只停留在纸上。备受煎熬的村民们愤怒地说,历时三年,500多村民东寻西找觅水喝,日子何等艰难!他们实在忍无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