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汛期一结束,无锡市及所属各市(县)、区就在总结2003年度农村水利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制定了2004年度农村水利建设规划。坚持“突出重点,先急后缓,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始终把防洪排涝放在首要位置,优先安排水毁工程修复和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科学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各级水利部门及时、主动向政府汇报工作打算,报送年度水利建设规划,争取建设资金。于12月12日召开了全市冬春水利建设现场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和惠山区秋冬水利建设的8个施工现场做到了领导重视,规划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许多乡镇也都召开了会议,进行冬春水利建设工作布置和思想发动。各地还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做到报纸上经常有文章,电视里经常有画面,广播里经常有声音,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了大搞冬春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全市各地出现了许多冬春水利建设的亮点工程,如江阴市的蔡港河,现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该市蓬勃开展的“家河”整治工程,领导重视力度大,群众拥护行动快。8月30日召开动员大会时,江阴市委书记、代市长亲自参加作动员;11月12日又召开了全市清洁“家河”工程现场推进会,并通过电视、报纸、电台展开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目前已完成“家河”整治2100多条,占两年任务(9767条)的22%。宜兴市芳庄镇西埂圩和鲸塘镇肇庄联圩加高加固工程开工早,建设标准高。该市配套建筑物建设进度也较快,防洪闸已开工18座,占计划的75%;排涝泵站已开工15座,占计划的57%。锡山区东亭镇螺丝泾闸站工程、八士镇太湖翠竹茶节水灌溉工程;惠山区杨市镇高标准圩堤建设、洛社镇两水夹一岸整治工程,滨湖区大湾圩七里堤路结合工程,新区硕放镇镇区河道整治等工程,都各具特色,较好地反映了秋冬农村水利建设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二是建设重点突出。农村水利建设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主攻方向明确。江阴市以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农桥改造和白屈港灌区建设为重点,同时突出抓好西横河、环山河拓浚工程;宜兴市在继续突出五千亩以上圩区圩堤达标建设、五万方以上病险库塘加固的同时,突出三溪河、钟张运河、横塘河圩堤护坡整治;锡山区以“一确保二继续三加大”为目标(确保锡山经济开发区东扩北进拓展区域防洪工程;继续抓好中小圩区达标建设,继续扩大镇区、工业园区河道综合整治;加大镇村河道清淤力度,加大农田节水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水利工程管理力度);惠山区着力抓好“四个加快”,加快惠山新区防洪工程实施进程,加快圩堤达标建设,加快河道整治步伐,加快农田整治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滨湖区在重点抓好太湖大堤达标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圩区建设、河道综合整治和防山洪工程建设;新区以加大河道疏浚和整治力度,提高区域防洪抗灾能力,努力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水环境为抓手,深入开展河道疏浚和排涝泵站改造。由于建设重点突出,从而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市冬春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是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落实到位。无锡市级及所属各市(县)、区级明年投入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比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初步统计,全市2004年计划投入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超过2亿元。宜兴市明年用于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1500万元,比今年增加600万元。各地坚持“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思想,千方百计筹措落实农村水利建设资金,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筹资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做到既努力争取各级财政增加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又积极引导群众投资投劳,还注重鼓励社会资金、私营业主投资水利建设,想方设法保证冬春水利建设资金的落实。目前,全市列入年度水利建设规划的资金大都基本落实。江阴市市级财政资金投入已经明确,并已分别落实到各个工程项目。其他各市(县)区都建设资金都已基本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