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脏了,建设部专家组助解无锡自来水除嗅
最近,由太湖蓝藻暴发引发的无锡水危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其间,无锡电视台插播着一条公益广告:“汽车脏了,我们用水洗;马路脏了,我们用水洗;可是水脏了,我们用什么洗呢?”是啊,别的东西脏了,水可以冲刷它们的污迹;水脏了,恐怕连上帝也有些为难了。这一次的环境事件,再次向世人敲响了警钟。
此次事件,同方水务总经理戴日成曾同几位专家一起亲历。6月11日,中国水网电话采访了他,请他谈谈太湖脏了之后他所目睹的那些人、那些事。他说,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张悦带领的来自全国的顶尖供水专家,为无锡自来水危机的解决付出了心血。
“这次太湖污染事件的原因,根据专家推测,是由于企业违法排污量大,导致湖水富营养化,又由于天气比较炎热,湖水比较浅,所以蓝藻疯长,水中的氧气被消耗太多;再加上太湖水位底,底泥上浮,蓝藻等的代谢产物急剧增加,水里就出现大量的致嗅物质,包括厌氧的微生物、藻类尸体分解的产物等,飘到取水口,进入了取水系统。这样,源水水质下降,而无锡采用的是国内常规的水处理净化技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这样常规的处理,无法应对致嗅物质造成水的味道问题。因此进入居民家中的自来水就有味、有色。” 戴日成总经理介绍。据称,每到夏季,以太湖为源水的无锡自来水其实一直都有土腥味,但是这次味道太大了,到了人所不能忍受的地步。戴日成在无锡的日子里,亲身体会到了那种臭烘烘的味道。
水,已然是脏了,现在是被动解决了。无锡市政部门对自来水处理用上了“十八般武艺”,松花江、北江污染的解决办法、巢湖、滇池、东湖的蓝藻治理措施都拿来进行试验,但是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被蓝藻攻击的无锡需要支援。
5月31日下午,以国内水源地污染事故城市应急供水领域的领军人、清华大学环境系张晓健教授为代表的建设部专家组接受邀请,抵锡后,连夜展开试验。此时,同方水务邀请的几位相关的专家也已于5月30日到达无锡。专家组合并后,辛苦工作了17个小时,对无锡市前期的工作进行整理,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消除嗅味。专家们在水质检测中心的实验室,了解情况、取样、试验。从晚上7点开始连夜开会,制定了方案。张晓健的解决办法是,充分用高锰酸钾氧化剂和粉末活性炭,在取水口投下高锰酸钾氧化剂,利用取水口到水厂2个多小时、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管道中,把大部分致嗅物质氧化掉。然后在水厂里加入粉末活性炭,把剩余的致嗅物质去除掉,并且吸收残留的氧化剂。
6月1日早上9点,张晓健向无锡市副市长刘鸿志汇报,又向建设部做了汇报。随即,在无锡市的积极配合下,张晓健和专家组的技术方案变成工程实施,自来水厂也迅速改进制水工艺,按照专家组优化完善后的方案运行。从5月31日下午3点抵达无锡到6月1日早晨7点40分,用了近17个小时。效果很快就反映出来了,使用新工艺后6-7个小时,居民家里的水的臭味就变淡了。由于高锰酸钾的投放,锰有点超标,后期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锰离子超标的问题了。这样,各种措施完成后,无锡市饮用水水质目前符合国家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的主要指标已恢复到嗅味污染前的水平。
戴日成介绍,在自来水厂进行工艺控制的同时,无锡市也在积极采取其他措施,如进行调水,使用长江水源,努力改善水源地水质。危机爆发之后,“引江济太”的流量由原来的每秒170立方米提高到每秒240立方米;同时实施梅梁湖调水,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太湖水体流动。这样,在各方努力、配合下,无锡水质终于恢复正常了。被称作学者型官员的张悦也提出了明确中肯的建议:无锡要完善应急机制,启用双水源、多水源,技改和兴建并重,做到太湖水和长江水“并举”。
同方水务此次自己聘请专家参与危机的处理,体现了一个企业在经济利益之外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戴日成说,无锡水危机让他感受最深的有三个方面:一是饮用水源保护的一定要加强,因为水源的污染迟早会给饮用水安全带来风险,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还可能会有长期的不良影响。除了味道、色度这些能够明显感知的问题,一些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影响也可能存在。二是水厂要储备应急能力,这样,针对突发性事件才有应对能力。对于水厂来说,要有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设备和工艺。三是以张晓健为代表的建设部专家系统比较有经验,在专家调配和协同作战方面也都是卓有成效,因此,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解决技术难题,化解危机。
饮用水臭味问题虽然解决,但是无锡同蓝藻的搏斗并没有停止。有关专家提醒,近年来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太湖水质污染状况在短时期内难以得到全面改善,不排除再次发生蓝藻暴发的可能。被弄脏了的水如何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是一个问题,更是一个难题。
(来源:肇庆供水,2007-06-12)(水业中国网戴晓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