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危机"论坛 -->
 返回主页会员登陆会员注册论坛菜单论坛样式

 你的位置:"水危机"论坛中国水危机现状→ 浏览帖子:华北保水战
你是本帖的第 1312 位阅读者
 『 帖子主题 』:华北保水战

戴晓红


金钱:20600
经验:3166
魅力:3166
帖数:85
等级:15
『 版主 』
  信 息  留 言  oicq  邮 箱  主 页  编 辑   引 用楼   顶

华北保水战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6月6日讯)中国财经报道6月4日播出节目《华北保水战》,以下为节目内容。

  最近,《中国财经报道》记者在华北地区进行了一轮走访,发现水资源“透支”的问题正在直接影响着当地华北地区的用水安全。最新的数字显示,仅河北省地下水累计超采近千亿立方米,接近2条黄河的径流量。面对这样惊人的数字,很多人用“忧心忡忡”形容自己的心情。华北地区的水危机,自然而然地引发着一场声势浩大的“华北平原保水战”。

  一、“害人”的井水
  今年57岁的马志莲嫁到河北邢台南宫市巩义庄已经30多年了。十三年前,马志莲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没成想,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次小事,却改变了马志莲的生活。
  南宫市巩义庄村民马志莲:“蹾折了以后,大腿一直就不能动了,也不能下床了,不能动了以后,就上了石家庄医院里边,在医院一住住了两个月。”
  打那儿以后,马志莲像是玻璃做成的一样,经不起一点折腾,再平常的磕磕碰碰也能让她满身裂痕。
  南宫市巩义庄村民马志莲:“从这腿摔了以后,光能走个路吧,反正活是不能干了,不能干了。有时候走道不小心了,大前年的时候,不小心啪就摔了,把这胳膊摔折了。”
  记者:“这儿又摔折了?”
  南宫市巩义庄村民马志莲:“这儿又摔折了,前年的时候又不小心,把这个也摔折了。”
  马志莲告诉记者,自己个儿太倒霉了,怎么就这么容易骨折。然而当记者找到巩义庄的村支书巩聚忠的时候,他告诉记者,整个巩义庄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毛病。
  南宫市巩义庄村支书巩聚忠:“这几天跟我说是谁家的孩子,从炕上一蹦,腿礅折了。”
  记者:“就从床上往下?”
  南宫市巩义庄村支书巩聚忠:“一蹦,礅折了,现在折胳膊折腿的人,骑车子,你一倒一拄就折了,或者一跳这腿就礅折了,就这种事最多。”
  巩义庄是个不大的村子,全村只有220户,882口人。然而村里70%的村民都有关节疼痛的毛病。而最严重的是,从十二三的孩子,到七八十的老人,像马志莲这样容易骨折的村民超过60人。巩聚忠告诉记者,村里有口400米深的深水井,是全村人的唯一水源。有人在医院打听过,说是吃的水里有问题,要大家小心。
  南宫市巩义庄村支书巩聚忠:“原先不知道是怎么引起的,出这个事出得多,到后来水利局一说,含氟高。给一化验,俺这儿的吃水井含氟4.5毫克/升。”
  按照国家标准,每升水的含氟量大于1毫克就是超标,含氟量大于2毫克就是严重超标。而南宫市三分之二的地区,地下水的含氟量远远高于这个标准。
  邢台市南宫市水务局副局长杨宝会:“南宫现在含氟量一般地,你像咱们现在中部大部分地区,含氟量都在3毫克/升到4毫克/升,高的达到5.4毫克/升。大体是这么一个(情况),5.4毫克/升。”
  按照南宫市的统计,39万农村人口中,有33万人常年饮用高氟水。和巩义庄一样,南宫市的许多村里都有氟骨病患者,学校里的孩子几乎人人都有高氟牙。
  南宫市巩义庄村支书巩聚忠:“牙发黑,发黄。他牙也是,你看掉一块,牙没了,掉了半个了,他牙的硬度(不行),一咬掉下来了。”
  记者:“现在咱村里边的十几岁小孩都这样吗?”
  南宫市巩义庄村支书巩聚忠:“反正得80%。”
  经过查询,如果长期饮用高氟水,会损伤人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甚至能让人丧失劳动力。而在河北省,仅南水北调受水区范围内氟病区人口就达900多万人,虽然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改水除氟措施,但氟病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河北邢台地区,还有一种与高氟水不同的苦咸水,也给当地人们饮水带来烦恼。

  一、“害人”的井水

  2007年对邢台巨鹿寻虎村的冯祥辰一家来说,有太多的不幸。几天前,正当壮年的大哥因为癌症离开了人世。冯祥辰的老母亲逢人就哭。
  老冯说,村里这些年得癌症的人不少,大多还都是年轻人。村里还有许多人得了骨质增生,离了拐杖就没法走路。老冯的母亲也是其中一个。
  冯母:“我这儿都变形了,两个胳膊不一样,(自己)都不愿意说,孩子都成天说,你看这个胳膊,抻也抻不直。”
  眼瞅着得病的人越来越多,村里人也没少嘀咕,是不是村里的井水出了问题。
  邢台市巨鹿县王虎寨镇寻虎村村民冯祥辰:“你像50岁左右得骨质增生、颈椎(病的人)特别多,但是那时候都认为,反映说是不是水有问题,老是反映水质有问题。俺村的井水还生硬,就是水质变异了。”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农村主要水源还是打井抽水。按照水利部门的划分标准,地下150米以上的水被称为浅层水,150米以下的水被称为深层水。正常情况下,井打到三五十米深,就能找到符合饮用标准的水源。而在寻虎村,300米的深水井打出来的水也有苦咸味。寻虎村的人也想过再重新打一口深井,可打一眼深井要四万多块钱,村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全村三千多口人跑到三里外的邻村买水吃。一次买上一吨半吨的,存在自家院子的水缸里,够吃上个把个月的。
  记者:“这个是个什么东西?”
  邢台市巨鹿县王虎寨镇寻虎村村民冯祥辰:“这就是拉了水以后储存水的,你看这是储存水的水窖,就是个水窖。从水罐拉来水以后,放这个里边,放这个里面以后,再抽着用。”
  缺水,使得让靠种地吃饭的农民很难摆脱贫穷。寻虎村一年下来人均收入也就二三百块钱;从外村买水吃,一吨的水价儿就要4块钱。村里的困难户买不起水吃的,实在没办法,只能到村里已经废弃的井里继续吃苦咸水。当记者来到被废弃的苦咸水井边时,眼前的情况让人吃惊。
  邢台市巨鹿县王虎寨镇寻虎村冯祥辰:“(原来)每天早晨在这儿打水,围着里三层,外三层,整个外面扑腾的水特别多,这脏水都往里边流,特别脏,后来水池前两年维修了一下,看着好看了。”
  被访者:“井在这儿,这个井30多年了。”
  记者:“哪个地方,你带我看一眼?”
  被访者:“这就是井。”
  记者:“现在看不到这个井了?”
  被访者:“现在看不到,咱这不是封住了。”
  记者:“就是这个?这就是井沿?”
  被访者:“对。”
  记者:“这等于是埋住的这个?”
  被访者:“对,封住了,这个井30多年了,水质确实变了,不能吃了。”
  截至2006年底,邢台市有63万人,靠苦咸水生活;有103万人,靠高氟水生活。2380个村,268万人饮水不安全,占邢台市农业人口的46.8%。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由于缺水,邢台地区的农牧业很难发展。南宫、巨鹿、威县,很多缺水的地方都是用深达几百米的深层水浇地灌溉。种小麦耗水费人工,种棉花省水耗人工,所以这里很少见到绿油油的小麦地。一眼望去,都是大片大片的棉花,那么这个缺少合格饮用水的现实靠什么改变呢?

  二、邢台卖水人
  一条条白色的塑料水管,把刚刚从地下300米抽上来的深层水,输送到地里,又重新浇灌下去。邢台当地的农户很多都这么浇地,而拉着水罐子的拖拉机穿梭在乡间地头,也成了这里独特的一个景观。
  记者:“这个井的水往外卖,是吧?”
  邢台市威县小营村村民袁书申:“老百姓没水吃,他还得买啊。”
  记者:“你承包了这个井?”
  邢台市威县小营村村民袁书申:“承包。”
  村民老袁告诉记者,他承包的这眼深水井一天能出二百多吨水,是周围三四个村、几千口人的主要水源。记者估算了一下,每吨水按1.2元收费,刨去电费和维修费用,老袁每天的收入不算少。邻村的王际河看着卖水收入不错,自己干起了送水的营生。焊一个水罐两千多块钱,加上拖拉机,王际河花了一万多块钱置办了送水的家当,开始给各村的乡亲们送水。
  邢台市威县侍增村村民王际河:“从前外村的有送水的,但是外村总归不方便。俺村焊了几个罐,家家户户都要水,拉一趟水吃几个月。”
  水罐装得满满的,能盛四吨水。王际河从水井拉水,给承包水井的老袁4块钱,再开着拖拉机送到各家各户去,按照路程的远近不同收取不同的费用。
  邢台市威县侍增村村民王际河:“近一点的十块,一罐水的底数,近点的十块。”
  记者:“远的呢?”
  邢台市威县侍增村村民王际河:“远处的都是12,一罐水。这一家吃3、4个月。”
  记者:“一家能吃3、4个月?”
  邢台市威县侍增村村民王际河:“吃3、4个月。”
  虽说一趟下来也能挣个几块钱,但卖水的营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干。因为水在乡亲们看来,是个珍贵的东西,平日里都是省吃俭用的。
  邢台市威县侍增村村民王际河:“特别珍贵,比吃油还难,都舍不得浪费水。”
  记者:“比方说像你们家这水都用几遍?”
  邢台市威县侍增村村民王际河:“用,像洗衣服就用两遍、三遍了。”
  记者:“洗澡呢?你们洗澡怎么洗?”
  邢台市威县侍增村村民王际河:“洗澡,都是说少使点,使个盆,冲冲洗洗算了。”
  面对高氟水、苦咸水,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的吃水问题,邢台市的水务部门想方设法让农村和城市一样,喝上自来水。其中主要的办法就是打深井或者购买高氟处理设备。但是这件事情做起来,的确不容易。

  三、打井的烦恼
  在巨鹿县的寻虎村,记者看到冯祥辰家里刚刚安上水龙头。冯祥辰告诉记者,听说这次通自来水,政府花了不少钱,不过摊到各家,只让交了200块钱。
  邢台市巨鹿县王虎寨镇寻虎村冯祥辰:“这个上面补助不少,相当厉害,我听说咱这儿水务局外贴不少,承担不少,这确实乡亲都能理解这点。”
  记者:“200块钱,对咱们村这些村民来讲,是不是都能承受?”
  邢台市巨鹿县王虎寨镇寻虎村冯祥辰:“可以说99%的能承受,俺村里就唯独一个五保户,这是咱给他垫的钱,咱垫的钱给他安上,其他都是百分之百的,都能承受。”
  记者:“交钱积极吗?”
  邢台市巨鹿县王虎寨镇寻虎村冯祥辰:“积极啊,你比方说两、三天的时间,这个钱就凑齐了。”
  老冯说,其实村里的乡亲们都算过这样一笔账,原先吃水紧张,去外村买水一吨就要4块钱,现在自来水通到家里来了,一吨水才收1块多钱,划算得很。更重要的是,有了水,田里的收成也有了保证。
  邢台市巨鹿县王虎寨镇寻虎村冯祥辰:“你没水是绝对不行,你没水,你棉花、瓜也都种不好,都不能种,可以这么说,现在你种了,现在种这个棉花,套播西瓜,这个西瓜呢早早就熟了,熟了以后,弄这个西瓜换小麦去,西乡种瓜的不多,俺这儿种瓜的多。基本上你这一亩地,种一亩地西瓜,能换两千斤小麦,这账你算,增值就增高了,这棉花一点不少收。”
  由于缺水,寻虎村过去主要种植花生和地瓜,有了水,脱贫对乡亲们来说就不会只是个遥远的梦。但是这自来水究竟从哪里来的,自来水的水质能保证吗?为了搞清楚这一点,记者找到了给寻虎村供水的水站。
  巨鹿县水务局局长张西周:“水池子能存300方水,作用是什么?水源井把水抽到里边,经过沉淀、过滤,达到饮用标准以后,然后送到各村各户,这样又安全又卫生。”
  记者了解到,邢台地区实施的村村通自来水,其实就是水利部门寻找合适的深层地下水统一打井,然后把符合饮用标准的深层水抽出来,从地下管道直接输送到邻近的几个村。这样既能解决贫困村没钱打井的吃水难题,又能达到对有限的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的节水目的。
  邢台市水务局副局长孙仁卿:“比如这个水厂,这个水厂的话,它是供了这个三千多户,一万一千多人,就是供这一片这几个村庄,都是这一个水厂供。”
  在邢台南宫市水务局,在水利部门工作了24年的杨宝会,正谋划着为巩义庄也打一口新井。他告诉记者,和过去相比,找到合适的水源真不容易。
  邢台市南宫市水务局副局长杨宝会:“因为地层情况比较复杂,咱们一手的资料也比较少。因为咱过去农村主要是用于灌溉,主要是掌握的矿化度,而对于含氟量这项标准,过去的资料也有限,地层的资料也很复杂,你在这地方打成了,你挪100米,可能它就不成。”
  矿化度简单的说就是含盐量。不过在南宫这个地方,比这个指标更让人头疼的是含氟量。过去村里找个合适的水源很容易,三五十米深就能打出能饮用的水来,而现在这些浅水井里的水,只能在盖房子的时候和泥用。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使得苦咸水和高氟水向下渗透,地下水不仅越来越少,水质也越来越差。世界银行有一份统计数据,1997年,华北平原新打了22万口井,但与此同时,10万口老井被遗弃。南宫市现存的7000多口浅水井,出水量比过去减少了一半。
  邢台市南宫市水务局副局长杨宝会:“原来一小时一个井能出30吨,现在也就出10几万,甚至个别的井有一部分井就是干枯了,不出水了。”
  按照当地打井的经验,400米的深层水水质非常好,是能够直接饮用的。然而杨宝会却说,最近他打的几口井,深度都是450米到500米,而这个深度的水也只能说是含氟量基本达标。
  邢台市南宫市水务局副局长杨宝会:“只能说是基本达到这个标准。”
  记者:“现在咱们打上来的水含氟量一般是多少?”
  邢台市南宫市水务局副局长杨宝会:“现在一般是在1.5毫克左右每升。”
  记者:“这实际上也不符合国家标准?”
  邢台市南宫市水务局副局长杨宝会:“国家标准是1毫克/升,是这样一个标准。”
  水质不达标,井就只能往更深的地层打。而井越深,打井的技术要求也就越高。南宫市的打井队已经从上百个减少到现在的30多个,打井的成本也相应增加。而且地下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南宫市目前能够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在地下500米到600米之间的含水层。超出这一百米,水质也没有保证。
  邢台市南宫市水务局副局长杨宝会:“因为根据我们的物探在600米700米,这一些含水层,都是高矿化度的咸水,不适宜饮用也不适宜灌溉。我们现在主要开采500米左右的地层,到600米以下几乎就没有淡水,没有可以用的水了。”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邢台地区每年地下水水位下降3米左右,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目前,中央和地方共投入6817.71万元,为邢台地区371个村通上了自来水,邢台市42.86万人的饮水问题已经得到解决。2007年还将有30万人告别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生活。
  按照打井人的估计,通过对地下水开采的统一调配,水资源还可以保证未来二三十年的饮水安全。在当地,很多人都把期望寄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个工程实施后,可就近向部分高氟水村镇供水,330万人将从根本上解决饮用高氟水的问题。但是要等到工程完工,自己就要先学会科学用水。在河北邯郸,一个叫做生态水网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

  四、调查生态水网
  漳滏河位于岳城水库的下游。靠河吃水的当地群众,一直都是用修渠的办法引水浇地。当记者来到当地最大的渠灌区时,发现许多引水渠已经断了水,成了常年不见水的土沟。有的渠道已经被土填平,栽上了果树和庄稼。
  记者:“为什么要平了它啊?”
  河北邯郸魏县后罗庄村民刘玉河:“那渠里没水了,下面没水了,不平啊。”
  记者:“现在都种什么呀?基本上都种什么呀?”
  河北邯郸魏县后罗庄村民刘玉河:“种啥?梨树,都是这树。”
  记者:“那你要是渠里面没水,浇地用什么浇?”
  河北邯郸魏县后罗庄村民刘玉河:“浇地都是用井浇。”
  老刘告诉记者,为了浇地,他们村打了不下100口井,几年下来,井里的水越出越少。当地灌区靠河水浇灌的土地最多的时候曾经达到30万亩,而现在还不到3万亩。为了浇灌剩下的27万亩土地,每年有上亿立方的地下水被抽上来。老刘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们大量抽取地下水,已经让地图上的后罗庄染上了红色。
  邯郸市水利局局长刘学敬:“这是我们邯郸市深层地下水用水图。深层用水主要是(地下)100米以下的用水。现在从这图上的几个颜色你可以看出来,这个部分采水是比较好的地方,邯郸市的中部这块地方。绿色是比较好的地方,黄色是比较差的地方,红色呢是最差的地方。这是四大漏斗区,最大漏斗区是中间这块,邯郸市的中部这一块。费县、广平、魏县,整个这一带,这是个大漏斗区。”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每年,邯郸市有超过六亿立方的地下水被超采,而同时,由于缺水,一批已经建好的农田水利工程被闲置。
  邯郸市水利局局长刘学敬:“农田水利工程的话,固定资产,我们邯郸市这级管的大概在80个亿左右,80个亿的水利资产。而且近几年的话,国家、省、市几级的话,还有县这一级,几级财政的话,每年向水利工程投资在1个亿到2个亿左右,一到两个亿的资金,大量的投资,这些年来以后,一直在闲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得到利用。”
  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岳城水库和东武仕水库都要提前降低库内水位,腾空库容迎接汛期。于是,邯郸市尝试着把水库的弃水留住。2007年,邯郸市启动了生态水网工程,根据东部平原、中部城市和西部山区的不同特点,确定了“东蓄、中调、西治”的生态水网建设方案,筹集了1.09亿元资金,从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和境内的几条河里,赶在汛期前调水4亿立方,输送到农田水利工程中,争取让150万亩农田不再靠抽取地下水灌溉。
  漳滏河管理处魏县管理所副所长解建浦:“眼见的效果,第一,沿岸农民能浇地了,他高兴,因为啥,他从经济效益上讲,他省钱了。”
  老解告诉记者,当地村民靠水泵抽取地下水浇地,浇一亩地要抽100立方的水,电费就要花上50块钱,如今用渠里的水,电钱就都省下了。不光是农民省了钱,邻近各村的地下水位也回升了两米多。整个邯郸,地下水平均埋深较上世纪90年代回升4米多。
  漳滏河管理处魏县管理所副所长解建浦:“沿岸农民都反映好,因为啥,试运行期间没收水费,我们上级规定的,试运行期间暂不收水费。至于以后怎么样,现在我还不太清楚。”
  当地农户告诉记者,目前不收水费,但将来如果收取的水费高,很多人还会用井水浇地。所以虽然邯郸市已经决定从每年的财政预算中调拨1400万元用于生态水网的维护,但要解决根本问题,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在华北地区的另一个省份山西,记者发现,地下水的匮乏和当地煤炭的开采联在一起,带来了又一个新问题。

  五、煤水之争
  这是记者在山西大同市左云县秦家山村拍摄的一组照片,由于这里三十年来这里一直开采地下煤矿,不但使地面沉降,村房裂缝,同时也造成泉水断流、地下泄漏和污染,许多村民不得不搬迁到其他的地方生活。而这种现象在山西许多矿区极为普遍,“煤水之争”愈演愈烈。
  山西孝义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尚保俊:“这就是神安村,这个村就是煤矿,下面都是采煤的地方,都是煤矿下边。这个村采煤以后所有的水位全部下降,地表水基本干枯了,煤炭采煤的塌陷是非常严重的。这就是煤矿采煤以后产生的裂缝,这边这个裂缝产生得更宽。裂缝地下水下降以后,干枯的树很不少;老百姓吃水,原来五十多米深的水井都没有水了,我们不得不花巨资打八百米以下的水井。”
  尚保俊痛心地说,神安村地处高阳煤矿开采区内,采煤对环境和地下水的破坏十分严重,挖一吨煤大约要丢失2.5吨地下水,如果一个年产1000万吨煤矿,就意味着减少2500万吨地下水。
  山西孝义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尚保俊:“11前几年,我们都搞过节水工程,但现在水没了麦田也没法浇水。过去这是水浇地一亩打400斤,现在靠天吃饭只能打200斤。有水的时候齐刷刷地长这么高,现在麦苗就不像样子了。”
  记者:“那你有没有地表水的储存方式呢?”
  山西孝义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尚保俊:“我们原来有个小水库,但是这个小水库地面裂缝以后,大坝也裂了,也不敢存水了,这个水库几乎是报废了。水库就成为滩地了,基本上是没有水了,老百姓都种了庄稼了。”
  孝义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尚保俊:“我领你到这个小水库去看一看,原来神安村的农田就靠这个小水库的水灌溉,那个走车的就是水库大坝,这个水库大坝原来可以蓄水100多万立方米,这个小水库可以保证神安村和这几个周边村的一万多亩地的灌溉,但是这个这几年蓄不下水了,这一片地全部成了旱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水库汛期的时候洪水还要蔓过大坝,水量是很大的,但是由于上游采煤裂缝,没有水了,这个水都从采煤的裂缝里下沉了,这个水库都干了,来不了水,老百姓把库区都种的农田了,现在这么干旱,你看地里边土都这么干,庄稼都长不起来了,地面水基本是干枯了。”
  在裂缝的农田里,记者看到一位老乡正在锄地。
  记者:“种什么庄稼呢?”
  神安村村民:“玉茭子。”
  记者:“那有水吗这个地方?”
  神安村村民:“没水。”
  记者:“没水怎么种啊?”
  神安村村民:“就是这么瞎胡种。”
  尚保俊蹲在田里,用手捧着田里的浮土。
  山西孝义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尚保俊:“土都干了,种不上庄稼,现在种不上今年就没有收成了。”
  山西水利厅潘厅长介绍说:山西农业耕地188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200万亩,还有600多万亩农田由于缺水不能灌溉。
  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因为煤矿开采非常厉害,现在一年的煤炭的产量大体是7亿吨。7亿吨是一个什么概念,大体上是七十年代整个十年的产量,占到全国采煤的三分之一,也占到省级之间调配量的70%,造成了全省有5000平方公里采空区。因为下面煤炭的采空区,他采煤采到一定程度把地下水的水的回流区整个打断了。”
  记者在山西水库地区采访时,不仅发现有的小水库由于缺水地面干裂,更了解到,地处华北平原的山西省,63座大中型水库中,有42座都属于病险水库。这些上个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水库,普遍存在水库防洪能力弱、调水蓄水功能难以发挥,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六、探访病险水库
  记者:“这里是山西文峪河水库,由于当地用于水库维修的资金极为缺少,这个水库三十年来是一直处于病危状态,不但影响水库的蓄水,而且水库的安全也让人担忧,把这个水库说成是头顶上的一盆水。”
  这座吕梁地区唯一的大型水库,是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兴建。
  文峪河水库站长李春明:“这个水库是典型的三边工程,就是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他在两年多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完工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起这么大的工程,好多问题每年都得不到彻底解决,水库留下了许多的隐患,就是造成的今天病险的原因。”
  在水库工作了近20年李春明,是文峪河水库的第三任站长,每到春耕的时候,他都要为水库蓄水量少,不能满足春耕灌溉而发愁。
  记者:“咱们今年春耕灌溉放了多少水?”
  文峪河水库站长李春明:“大概有2300万立方。”
  他告诉记者,由于缺少资金,水库设施年久失修,如今的蓄水量只有5100万立方米,
  文峪河水库站长李春明:“这个水库是山西省七大水库之一,它的设计总库容是1.17亿立方米,可以供灌溉还有工业供水的库容7000万立方米。但是它水库存在许多的病险问题,设计的指标都不能实现。现在有效蓄水量仅仅可以达到5100万立方米,这个就造成了咱们这个水库的供水效益不能得到发挥。现在灌溉,从农业灌溉上,设计是51.2万亩的灌溉面积,但是这些年来由于病险问题,实际的灌溉面积仅仅达到12到15万亩这个样子,从农业灌溉上看来损失很大。”
  库容、蓄水量、灌溉面积,这一连串悬殊的数字令人担忧,李春明指着水库进水塔上的裂缝告诉记者。
  文峪河水库站长李春明:“咱们看到这个文峪河水库泄水的进水口是个斜塔,这个塔就是上面装一个启闭机,底下有个闸门,这个塔建起来以后,库盆沉降,水库整个沉降以后,在1964年的时候就发现有这个裂缝了,上边就是这个斜的地方就发现有45度的缝,并且是贯穿缝,贯穿左右,整个把这个塔就切断了。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混凝土都是用钢模板,挺平整的,它那个时候用的竹板,都是支起来的,是很古老的一种办法。”
  记者:“那这对水库有多大危害呢?”
  文峪河水库站长李春明:“这如果要是发生变形,这个就是水库阀门起不来了,有洪水来了的时候,这个水就没地方可走了,这样水库的防洪的安全就是受到威胁。”
  李春明说,由于文峪河水库30多年来一直处于病险状态蓄水,水库大坝的抗洪能力和调蓄水能力都显得十分脆弱。
  文峪河水库站长李春明:“咱们山西是一个缺水省份,尤其在吕梁市晋西北这一块,十年九旱。1996年发生那么大来水,这也是我们很愿意看到的,很高兴看到的这个事。当时来水,一年来水3个亿。这个水来的以后,我们水库的水位已经达到那边那条小路的高度了。当时我们很高兴,这个水很珍贵。但是就是由于咱们这个水库存在不少的病险问题,如果要是蓄水会危急下游的几十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经过多少次的分析,这个水还得放,不然对下游的人民不负责任,我们把水忍痛割爱也得放掉。”
  李春明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水库蓄水帐:文峪河灌区是山西六大自流灌区之一,是吕梁地区的主要粮棉产区。在吕梁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水库没有这些病险问题的话,这个水库可以多蓄3000万立方米用于农业。
  文峪河水库站长李春明:“万立方米这个概念可是厉害了,这都是钱,一立方米水我供下游农业灌溉,我们是一毛三分二,不要按这个数字算,就按一毛钱算,3000万立方米,就是三百万,对于我们这个单位来说就是那可是大数字,那样的话我们不仅仅保证正常的人员工资开支。”
  张建功透露,文峪河水库仅管理费每年就需要600多万元,而吕梁市每年只提供160万元,剩余四分之三的费用主要靠农业供水解决,而除险加固水库的资金一直没有着落,只能维持现状。
  文峪河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功:“就是解决点皮毛,除险解决不了,但就是这种情况下,我们利用上边给一点,我们单位想办法筹一点,针对大坝存在的问题,我们尽力解决,这些年没有出现大的安全上的问题。”
  沿水库大坝,记者来到文峪河下游的北壁关村。
  文水县北壁关村村民太三三:“山西都多地方都没水,因此不能种麦子,只能种山药蛋。尤其是山里面一点水都没有,我们在水库下面还好一点。”
  记者:“你娘家是不是这种情况?”
  文水县北壁关村村民太三三:“我娘家也是没有水,这个村好处多一点,水库给人们带来多少好处,人们吃上了饱饭。”
  太三三,6年前嫁到北壁关村,家里的八分地都种上了麦子,由于文峪河水库建在她们村,村里用水不花钱,但她也对这座水库的安全担忧。
  文水县北壁关村村民太三三:“这个水库不安全,我知道,只要上面一发洪水,就怕冲开口子,冲开大口子下面的人就全受害了。我们也害怕了。”
  山西水利部门目前已经将现有的4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修复22座,剩余的20座也正在落实除险资金,力争三年全部修复。但是做成这件事,难度也是可想而知。

  六、探访病险水库
  记者来到子洪水库的时候,县长和水库负责人正在为春灌水库放水的事犯难。
  祁县县长吉晓林和子洪水库负责人李晋圣:“现在灌溉截止目前放水是500多万立方米,浇地大概就是3.5万亩,现在库容的话就剩下300多万立方水了,再放水就要保证县城的生活用水,所以说再放几十万方水,就不能再放了。春耕现在需水量是很大的,但是我们没办法。”
  记者:“现在放水基本上结束了没有?”
  祁县县长吉晓林和子洪水库负责人李晋圣:“即将结束了,但是现在下边的需求量还是挺大。”
  子洪水库位于晋中市祁县,它担负着全县26万人生活用水和15万亩良农田的灌溉,但由于子洪水库是病险水库,蓄水调水能力一直不能有效发挥,这也成为县里的一大难题。
  祁县副县长吉晓林:“大概三十年了,一直没有进行过排险加固,这个水库实际上是一直在带病作业。经过这么多少年了,我们是小打小闹。县里的财政比较紧张,我们06年的财政总收入在两亿九千多万。但是我们可用财力很少,大概是两千多万,所以我们每年拿出的维修费也很少,基本上是微乎其微,基本上没有。我们只能靠我们水务管理职工自己自筹资金,进行少量的维修,能够维修它,保持它进行工作。所以我们这个水库到现在为止蓄水量原来是2300万立方米,到现在我们基本是1000万以下,而且到了1000万可能就有了险情了。”
  吉晓林说:今年水库蓄水少,春灌只浇了3多万亩农田,这对县里的经济影响极大。
  祁县副县长吉晓林:“远处你现在看到这个河就是我们从水库放出来的水,灌溉,我们春浇,现在春浇的面积大概在三万亩左右。我们县里头这个全部水浇地也就是21万亩,其中有十几万亩,15万亩,16万亩全部依靠这个水库灌溉。去年的粮食总产大概是3亿斤,如果这个水库的水量达不到,严重影响我们的粮食的总产量,如果这个水库能够正常运行的话我们每年粮食增产要增加10%左右。”
  吉晓林高兴地告诉记者,经过五年的努力,子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式立项。总投资392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50%,山西省25%,市县25%,祁县投资800万元。
  子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部经理李晋圣:“子洪水库是个这么大的水库,如果要是一旦坝堤渗漏严重,造成冲垮坝以后那个危险性太大了,现在我们祁县老百姓都知道,子洪水库是压在老百姓头上的一盆水,危险性相当大,而且保护目标特别重要,全国知名的乔家大院就在我们下游。”
  李晋圣说,他在水库干十几年,每年到汛期,他都是提心吊胆。
  子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部经理李晋圣:“这个是输水塔,过去质量不好,经过这么多年运行以后就更是了,可以看出来,可以看出来钢筋都露出来了,但是就是这一个硐子,两个洞,总是是两个洞子,一个是泄洪洞,一个是输水洞,两个洞子现在渗漏都特别严重。上去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它这个排架已经不稳定。”
  记者:“能看到它不稳定的情况吗?”
  子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部经理李晋圣:“在这也可以看到。你看这个叫排架,排架是来支撑这个工作桥的,本来应该是很正常的,不能有露筋现象。现在这个水泥,混凝土已经碳化了,不符合要求了。运行三十多年了,工作桥都塌下来了,不平了。”
  记者:“这么危险的水库为什么不修呢?”
  子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部经理李晋圣:“这个修水库我们是非常着急了,但是我们资金太困难了,子洪水库这么运行了三十多年,用到水库投资维修很少很少。”
  记者:“有没有国家给你的维修费?”
  子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部经理李晋圣:“每年维修,就是简单的检修检修,三万元、五万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李晋圣担忧地说,进水塔内的启闭机已经用了三十年了,他们每天都要维护检修。水库下游的农田都指望这个水库供水灌溉呢。
  祁县副县长吉晓林:“加固了以后这个蓄水能够达到1500立方米,对我们这个祁县的经济就是很大推动,初步预计按照这个工程的设计我们预计能征收,每年大致增收1500万元以上,是财政征收。那就是说你现在,我们现在去年两亿九千万,大概能征收到1000多万元,这对我们县的经济的发展是很大的一个数字。1000多万元在其他县不算多,在我们县是很不小的一个数字了。”
  潘厅长告诉记者,如果把山西经济比喻成一只盛水木桶的话,那么,山西的水资源就是这只木桶上的一条短板,水资源也就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如果能够将现有的42座病危水库尽早维修、改造,不但投入少,而且见效快。
  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以后,可以增加5亿立方米的供水量,5亿立方米供水量,放在山西,可以增加5亿公斤的粮食产量,可以增加600万个亩次的农业灌溉水量。如果用在工业上,山西现在全省的工业用水量是8亿立方米,实施节水措施以后,5亿立方米就可以维持现有的工业产量。那么增加5个亿的供水量,意味着我们山西工业再翻一番的用水有了保障。我想除险加固,对现有的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是激活现有的存量经济的最好办法。”
  潘厅长计算,这42座水库全部修复总的投资大概需要15亿元左右,中央投资大概需要7到8亿,山西的省里投资需要4亿左右,地方投资需要4亿左右。
  根据水利部公布的数字,1999年的统计,全国8万多座水库中有3万多座为病险水库。截至2006年底,第一批除险加固的水库已安排投资313亿元,全国大型水库病险率由1999年底的42%下降到目前的14%,中型水库的病险率由41 %下降到25%。但是病险水库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亚洲最大的土石坝水库——位于河北的岳城水库也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邯郸和安阳两个城市的重要水源。当记者来到这个大型水库时,发现这里不仅存在设备老化的问题,一些其他人为因素也在加重水库的安全。

  六、探访病险水库
  岳城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军:“我们的启闭设备还没有更新,已经严重老化了,闸门的齿轮啊,磨合变速箱啊都已经磨损得很厉害了。所以,还有呢,我们那个主坝的南端,有一段渗漏也比较严重。”
  岳城水库是水利部的直属水库,设计要求是能够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张建军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岳城水库曾经是全国49个病险水库之手,虽然已经多次出现加固,但目前还未达到设计标准。
  岳城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军:“防洪标准要达到万年一遇的话,我们必须增大我们的泄洪能力,泄洪能力目前我们大数说,是15000立米/秒,就是泄洪能力,那么要达到万年一遇的话,我们的泄洪必须再达到一万多个流量。那么准备计划在咱们这个主坝的南端,再建个溢洪道。”
  记者:“这个投资大概多少?”
  岳城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军:“这个投资,原来初步算的是13个亿,很大的一笔投资,所以国家可能一下子也做不到。”
  由于缺少资金,岳城水库目前只能尽量减少现存的安全隐患。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水库的安全隐患不仅仅来自水库自身,在采访途中,一辆辆大货车在水库坝顶呼啸而过。记者注意到,这些奔驰的大货车,基本都是载货超过100吨的超载车。
  岳城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军
  记者:“每年咱们往这两个城市供的生活用水……这些车是什么车?”
  张建军:“它就是,我们也管不着。”
  记者:“正常按规定的话,这种坝体上允许走这样的大车吗?”
  张建军:“在水利设施的管理条例里,不允许走这个重车。”
  记者查询到,《河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堤顶、坝顶、水闸交通桥梁行驶危害工程安全的超重车辆。可是由于岳城水库地处河南河北两省交界,对两省物流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岳城水库坝体6250米长的混凝土路面,成了当地许多拉铁矿石和煤矿石车辆的必经之路。
  岳城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军:“这个路面,现在因为是当地的交通要道,所以说重车很多,主要是拉煤的车,100多吨的,来回走地面就破坏成这个状况。地下就是坝体吗,坝体就是它的路基。大货车来回压,压得路面造成现在这种状况,你看这个地方就是比较严重的。”
  记者:“整个路面已经翻出来了。”
  岳城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军:“整个路面就彻底翻出来了,它是一到下雨的状态,一下雨一进水,越压就越深,造成底下的路基变软,整个坝体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记者:“都是裂缝。”
  岳城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军:“都是裂缝。”
  在大坝上,一辆停靠的货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过攀谈得知,来往的货车司机选择这条路线,就是为了逃避超载罚款。
  司机:“这条路没有罚款的。”
  记者:“没有罚款的?”
  司机:“西边那条路要罚款的,走西边,空车也罚款。”
  记者:“就是不管你超载也好,空车也好,他都要罚款,这条路没有?”
  司机:“没有。”
  记者:“所以就要走这条路?”
  司机:“嗯。”
  记者:“这个是水库,咱这车这么走,您看路都压成这样了,您不怕这个水库最后垮了吗?”
  司机:“没人修啊。”
  记者:“大车不走不就不坏了吗?”
  司机:“不走你走哪儿?没路走。”
  除了逃避罚款的大货车,记者还在水库里看到这样一个特色旅游点——汽艇观光、水上活动。
  记者:“几艘游艇啊?”
  女:“有,大的小的一共有十来个吧,有快艇,有电动的,脚踏的都有。”
  记者:“都有啊?我还以为光有快艇,所有的都齐是吧?”
  女:“对,电动的、脚踏的、手扶的都有。”
  记者:“坐这个汽艇出去多少钱?”
  女:“根据那个距离远近说,跟出租车一样。”
  记者:“按时间转?还是按什么记费?”
  女:“距离算的。”
  老板介绍说,这个旅游点是周围村民合伙开的,已经干了五六年了。然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邯郸、安阳两个城市供给居民生活用水的岳城水库,禁止开发类似的旅游项目。如果说汽艇只是造成了饮用水源的污染,周围村民在水库里网箱养鱼,更直接威胁着水库的安全。
  记者:“现在水面上看到的这是什么?”
  岳城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军:“这是网箱养鱼,现在网箱养鱼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我没想到现在增加这么多,有3、400箱。原来这片都没有,没有人养,那边有一点。把这种养法,它是有组织,有规模了。”
  岳城水库由于水质清,鱼的生长会比较慢,因而三四十平方公里水面上我们只看到三四百个网箱。而在水质稍差的东武仕水库,17平方公里的水面上,网箱多得数不胜数。
  记者:“有没有统计过,这儿有多少网箱?”
  东武仕水库总工程师成曙:“现在网箱有,保守估计有一万三千只网箱。”
  记者:“一万三千只?”
  东武仕水库总工程师成曙:“一万三千只。”
  记者:“一只网箱养多少鱼?”
  东武仕水库总工程师成曙:“一只网箱,这里面的网箱有大有小,一般情况下来讲,一只网箱里面有两、三千斤鱼吧。”
  从四五百斤的小鱼箱,到7000多斤的大鱼箱,13000只网箱飘荡在东武仕水库里,就像13000个几百斤上千斤的大石块,一旦出现汛情,就会给水库造成灭顶之灾。
  东武仕水库总工程师成曙:“里边的网箱多,到汛期,遇上大洪水,泄洪洞泄洪的时候,这些网箱,因为它没有合适的地方固定,它就要随着水流向泄洪洞那个方向流动,到那个闸门跟前的时候,有可能这些网箱里面的鱼就把闸门给堵了,把闸门一堵这泄洪就泄不下去了,可能造成溃坝的危险。”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一些人不顾水库安全的致富经不免令人担忧。面对极度缺乏水资源的华北地区,面对一连串关乎百姓饮水安全的问题,我们不免要大声疾呼:为了明天,保卫水资源,从我做起。

  本期主编:赵悦
  编导:谢崑 李敏
  《中国财经报道》播出时间:
  首播:周一22:03
  重播:周二1:45
  周日9:00
(水业中国网戴晓红编辑)


「该帖子被 戴晓红 在 2007-6-6 10:22:55 编辑过」

状态:
2007/6/6 10:08:34 帖子管理:总置顶置顶精华加锁删除移动
共有 0 页, 0 张回复帖,每页有 10 张贴子 >> [ ]
页码:
  快 速 回 复

用户信息:

用户名: 没有注册?密码: 忘记密码?

帖子内容:
·html标签: 不可用
·ubb标签: 可用
·贴图标签: 可用
·flash标签:不可用
·表情字符转换:不可用
·最多15kb

[按 ctrl+enter 直接发送]


程序制作:zhp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请不要发表反动,淫秽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