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高增长用水零增加
山东淄博最大的耗水户齐鲁石化公司,最多时一天要耗水25万立方米,近年来,这家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了一倍,但其用水量不升反降,水利部门为其核定的用水指标一直用不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山东省积极创造节水型社会的运行机制,节约用水正在变成企业乃至全社会的自律行为。
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的山东,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进入新世纪后,山东把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开始树立全面节水的理念,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每一个环节节水,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技术等手段努力形成节水型的社会运行机制。山东经济增速近年来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高位,但支撑其发展的水资源的消耗并没有相应增加。自2003年以来,山东省水资源利用总量基本维持在22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工业用水连续五年实现零增长。
据山东省水利厅负责人介绍,山东对水资源的管理是刚性的,其手段主要有三点:一是编制规划,对全省水资源的统一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从宏观上予以指导,缓解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压力;二是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使取水行为有序、有效;三是强化计划用水,实行定额管理。为了限制对地下水、优质水的开采,引导用户更好地节约用水,山东确定了“先客水、后主水,先地表、后地下,先中水、后淡水”的审批原则,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坚持五个不审批:未进行水资源论证的不审批;中水利用量低于三分之一的不审批;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不审批;未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的不审批;废水未合理利用的不审批。山东省水利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研究制定并发布了电力、造纸、冶金、化工、纺织五大行业产品用水定额和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超计划用水将被征收高额水费。
为了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使用,山东一方面提高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抑制全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冲动;另一方面,利用价格导向,在减少常规用水的同时,鼓励用户尽可能地使用微咸水、矿坑水等非常规用水。山东确定,水资源费的征收遵循三条原则:地下水高于地表水,地下水超采区高于一般地区;优质水高于劣质水;经济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以抑制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鼓励使用微咸水、矿坑水,激励发达地区率先建设节水型社会。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节水是根本,技术是支撑。近年来,山东舍得在节水技术上搞投入,努力建立和完善节水工程技术体系,使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得到足够的技术支撑。“十五”以来,山东省级先后组织开展了24项节水重大课题研究,有5项获得省部级奖励,其中“农业节水模式研究与示范”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山东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表明,政府“强拧水龙头”的举措,促使全省城市、工业用水水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和价格导向政策,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2000年,山东地下水利用量占当地水资源利用量的比例高达85%,去年已下降到62.3%。全省万元GDP耗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略强;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多年来,山东城市年用水量一直维持在30亿立方米左右,年节水量保持在4亿立方米左右。
(上海供排水项目网戴晓红编辑,2007年12月24日)
「该帖子被 戴晓红 在 2007-12-24 上午 02:58:23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