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9亿 四川成都新增10座污水处理厂
贯彻省委“五个深入思考”的要求,准确把握成都试验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成都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十分重要。岁末年初之际,本报推出“试验区在加速”系列报道,展示试验区加速建设的新面貌,敬请关注。
昨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曝气沉砂池里的污水被气流冲击得不断冒出白色泡沫。经过这道工序,污水中夹杂的泥砂将被沉积,污水将通过生化处理程序成为可用于绿化、浇灌用的清水。
“全域成都”范围内共有10座这样的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总投资达9亿元。本月底,其中9座污水处理厂将进入试运行阶段。成都将具备对城区所有污水进行处理的能力。这是成都继2004年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以来,又一次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举措。
○处理能力
90万吨/日--134万吨/日
去年10月,成都决定实施新建10座污水处理厂工程,并将其纳入2007年10大“惠民行动”目标任务,其中中心城区4座、郊县及重点镇6座。兴蓉公司负责污水处理厂的总工程师朱勇告诉记者:“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成都的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将从现在的90万吨/日提高到134万吨/日。”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彦春说:“134万吨的日处理能力,意味着中心城区90%以上的污水都能得到深度处理,这样的覆盖率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
○处理标准
污水处理后可用于绿化
“去年5月,国家发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的一级A标是目前国内污水处理的最高标准。处理后的水能直接用于绿化、浇灌、造景。”朱勇说,“新建的10座污水处理厂,都能达到这一标准,这是国内目前少有的。”
在污水处理厂经过深度处理的水,将分别排入金华河、马鞍山排洪渠、黄堰河、江安河。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将经机械浓缩、离心脱水后外运至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
○防臭措施
城区污水处理厂盖上“盖子”
在武侯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带记者来到一个巨大的水泥顶上。记者得知,水泥顶下面就是生化池,污水就是在这里完成有机物的分解。不过,污水厂的刺鼻怪味也是从这里来的。考虑到距离市民生活区近,4座城区污水处理厂生化池都加上了这样的水泥“盖子”,同时用微生物、植物等制作的吸附物净化臭味,基本做到不影响周围百姓生活。
市环保局长:城乡共享环保设施
我市在进一步深化实施城乡统筹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把握好试验区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在实践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为了实现成都“人居环境最佳”,我市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并在城乡统筹中破解环保难题。昨日,成都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将加强城乡环保资源的整体协调,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共建共享基础设施。”
记者:城乡统筹中如何布局环保设施?
王文斌:在投入使用的10座污水处理厂中,就有6座位于县城或场镇。随着城乡统筹的逐步推进,我们早已不再按城乡分隔的思路考虑污水处理厂布局,不仅中心城区要建,有条件的镇也要建。今年,“全域成都”已实现县县都有污水处理厂,我们计划下一步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镇继续铺开。
明年,我们还将在农村全面实现垃圾的户集村收,并在周边乡镇建设2座垃圾发电厂。
记者:如何在发展中促进环境保护?
王文斌:人口的聚集必然会对城市、城镇的环境造成压力。但是,人口的相对集中也为我们集中处理污水、固体污染物创造了条件。成都推进三个集中,工业、人口都在向城镇集中。这样,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料更加容易集中起来,方便我们处理。
推进城乡统筹这几年,成都经济高速增长,但环境并没有恶化,反而较以往有所好转。事实证明,发展和环保并不矛盾。
目前,我们已经在完善城乡一体的环境保护与建设管理体制,以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环境保护三级监管体系。有了这套体系,城市和农村中发生的污染就有可能及时发现、治理,保证“全域成都”的整体环境质量。
(上海供排水项目网戴晓红编辑,200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