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价格杠杆”促环保
随着GDP的高速增长,中国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如2005年全年清运生活垃圾、粪便就有1.95亿吨,综合处理率仅在51%左右。有研究预计到 2010 年,全国县城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总产量约为 2.5亿吨,其中城市的生活垃圾产量约为 1.8亿吨/年(日均约为 49.3 万吨);县城生活垃圾产量约为 0.7 亿吨/年(日均约为 19.4 万吨)。
今年1月以来,南方发生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不仅使有关职能部门的应急处理能力面临严峻考验,而且伴随灾害发生的环境安全隐患凸现,也使得部分地区的环保工作受到挑战。国家环保总局网站最新公布的紧急通知显示,一些受灾地区部分燃煤电厂脱硫设施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因气温低及原料运输问题,无法正常运行。湖北宜昌更因交通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造成一水库水质污染。
此前已得到妥善处置的贵州都柳江砷污染事件,也被环保总局定性为“性质恶劣,教训深刻”。在这起事件中,贵州独山县一家矿业公司将国家明令淘汰、闲置近两年的落后硫酸生产线投入生产。在当地环保部门明令停产的情况下,于去年11月24日至12月9日期间私自开工,生产过程中将1900吨含砷废水直接排入都柳江,使得下游饮水群众多人出现中毒症状。
这些事件都印证了正在联合国出席第六十二届联大会议的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的一句话:“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上存在脆弱性。”同时,也使得日前结束的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更加引人关注。
2008是环保关键年
如何准确把握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的内在联系,如何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来推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环保总局工作部署的重要指导。
在日前的环保厅局长会议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2008年是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的关键之年,任务艰巨。污染问题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奥运会的召开使环保工作面临更高要求。环保总局所明确的2008年重点任务就包括“以污染减排为中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为重点,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
环保总局设定的污染减排工作格局是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为了推动此种格局尽快形成,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环保总局重申价格方案,提出尽管面对价格上涨压力,各地仍要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配合有关部门适当提高排污费、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标准;并研究设立环境税。
政府在2008年的环保攻坚中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2008年的环保攻坚需要环保总局和其他部委、机构的密切合作。去年底,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批复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开展以水污染物排污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被视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又一新的重大举措。另外,我国制定了高污染产品目录,为出台出口退税政策提供依据,需要环保部门和税务部门的紧密协作。2008年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据悉,环保部门据此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深化绿色信贷,积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以切断污染企业财源,推动污染成本内部化,防范金融风险。
污水和垃圾处理现状堪忧
虽然水源污染无处不在,但是目前污水处理并没有普及到每个城市。
据统计,目前我国尚有600多座城市没有建污水处理厂,许多城市没有征收污水处理费。具体收费标准方面,各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低而且不统一,国务院并未出台过国家层面的具体办法,而且实践中也一直允许地方各自制定收费标准。发改委价格司提供的情况显示,目前中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费严重偏低,36个大中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55%,全国污水处理费现在平均为每吨0.67元,仅相当于处理成本的67%。所有污水处理费几乎都处于或低于“保本微利”水平,发达地区的污水处理费比不发达地区高,如北京目前的污水处理费为每立方米0.9元,武汉为0.8元,广州正拟将此费用从0.7元提高到0.8元。此前收费比较低的地区正在大幅提价,如山西省在去年9月将污水处理费从0.33元大幅提高到0.7元左右,呼和浩特市去年11月也通过了污水处理费从0.45元上调至0.65元。
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低,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数据显示,虽然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约为50%,但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比例只有35%左右。根据发改委价格司2007年初的一项综合统计,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开征比例约为40%左右,但各地进展程度不一。如江苏、福建设市城市开征垃圾处理费的比例在70%以上,有少部分省(市、区)尚未开征。大部分城市的征收手段不足,靠街道居委会催收,征收成本高,征收率普遍不高。
谁污染谁付费
发改委2007年就提出,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2007年价格工作的重点。不过价格杠杆早就不是新鲜事物,事实上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实施已有20多年。关于实施效果,有关专家指出,收费虽减缓了环境恶化的速度,但并未遏止环境恶化的程度,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发挥的主要是筹集污染治理经费的功能,远未达到促进污染物减排的功效。
排污收费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等排污行为主体节约资源,积极治理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收费本身不是目的,所以地方政府应当意识到,排污费并不是越多越好,排污费与污染物排放量同步增长更是歧途。有关专家指出,最佳的污染治理模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排放量在持续高额的排污收费的压力下出现负增长,进而带动排污费负增长。另外,对于超标排放应定义为一种违法行为,必须给予法律制裁和行政罚款,不能仅靠征收超标排污费进行约束。
业内专家认为:“排污收费开征20余年来,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经济制度,今后仍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上调污水费:水务行业景气度缓步上升 记者 高国华
鼠年伊始,新一轮水价调整再掀波澜。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日前表示,2008年各地要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配合有关部门适当提高排污费、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标准。
据了解,我国部分城市于2006年开征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水污染处理费一般用于建设污水处理厂等,并为其运营提供费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费严重偏低,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平均每吨0.67元,仅相当于处理成本的67%。而根据建设部到2010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要达到60%至70%的规划目标估计,到“十一五”末,我国将需新建1000座污水处理厂,全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将达到10000万立方米/日左右。预计“十一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将超过3300亿元。显然,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水资源危机决定了水务行业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水务改革的方向,水资源费、终端水价、污水处理费等方面的水价提升是长期趋势。
水务行业主要是指城镇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从近年我国水资源的耗费情况看,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逐年上升,增幅超过农业用水。从我国人均综合用水量和人口增长情况看,从2003年开始,人均综合用水量逐年上升,2006年达442立方米/人,比2005年同期增长2.32%。而我国人口也逐年增加,生活用水需求随之增加。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亦加大了对水的需求。从2003年开始,我国工业用水量保持年均3%的增幅,而同期工业增加值保持了年均25%的增幅。虽然我国加大节能措施的推广,万元GDP耗水量也稳步下降,但是工业化对水的需求仍在日益增加。
根据“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国整个水务市场的相关投资总额将达到1万亿元。其中,供水行业7000亿元,污水处理4000亿元,水价短期具有30%的上涨空间,长期具有100%甚至更高的上涨空间。到2010年,全国城市供水普及率不低于95%;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全国各省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70%。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要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等。显然,在政府一系列积极政策的推动下,水务类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将得以提升。
作为资源型企业,目前各大水务上市公司普遍在所在城市处于市场垄断地位。兴业证券分析师刘建刚指出,2006年以来水务行业收入增长,全行业扭亏为盈,这主要得益于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用水人口持续增加,提高了对供水和污水处理的需求。此外,随着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历史原因导致的水价偏低状况逐步改善。这两大因素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因此水务行业的长期成长性前景明确。此外,2008年两税合并,届时企业所得税率将由33%降低为25%,在目前8家水务类上市公司中,除了原水股份执行的所得税率为15%外,其余公司均执行33%的所得税税率。两税合并,部分公司将因此受益。随着我国水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水务企业并购的频率和规模都在加大,外资的高溢价并购有助于市场重新认识水务行业的投资价值。而外资水务巨头、国企、民企抢夺水务项目、抢占市场分额,未来行业整合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这也将为市场提供新的投资亮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水务行业作为公用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从计划走向市场已有一段时间,但公益性质还是非常明显。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市场发育成熟程度的影响,还取决于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对水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规模,这决定了该行业盈利能力有限。目前的水价有特定的历史原因,也不可能一夜之间调整到位,即便水价有较大涨幅,也是成本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也就是说,水价上涨并不能全部转化成企业盈利。
总之,业内市场人士表示,在边改革边提价的趋势下,水价持续性上涨比较明确。水务板块目前的股价并不高,且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可以长线心态关注并投资该板块。
谁将受益于垃圾处理费上调 记者 赵洋
“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配合有关部门适当提高排污费、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标准。”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日前在全国环保厅局长会上提出的这一要求,将大多数老百姓还不熟悉的垃圾处理费摆在了我们面前。未来对垃圾处理费的进一步上调,也成为环保总局动用“价格杠杆”的手段之一。关注这一领域的证券研究人士指出,部分参与环保行业的上市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未来垃圾处理费的上调。
垃圾处理费收缴率将不断提高
我国从1994年开始收取垃圾服务费,内容限于垃圾收集和运输。21世纪初,一些城市相继收取垃圾无害化处理费,并将两费合一,统称“垃圾处理费”。至今,我国661个设市城市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城市实施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但从目前垃圾处理费实际征收情况看,收缴率普遍不高。比如,北京的实际征收率不超过50%,各地环卫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经费来源仍主要依靠公共财政的收入,这显然难以保障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与管理。
据调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费不高,主要是由我国现有的住房状况和垃圾收运方式难以明确实际上的排污者个体,垃圾收费缺乏有效的收费载体,从而无法对不缴纳者实施强制性措施等原因造成的。
不过,现在不少城市已实行“捆绑式”收费模式,即垃圾处理费与水费、电费、燃气费或其他费用一起收缴,这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理费的收缴率。比如中山市物价部门与市建设部门、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院合作,探索建立了“用水消费量折算系数法”征收垃圾处理费,将城乡垃圾处理费摊分到基准水价里,由供水部门负责代收。该收费方式自2005年8月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据统计,2007年收缴率达97%以上,收费成本比以前的专人上门收取降低了90%以上。
有研究指出,在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方法上,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都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未来我国不同城市的垃圾收费体系和收费方法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但垃圾处理费的征收以及收缴率提高则是一个必然趋势。
“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建立的目的,一是为垃圾处理筹措资金,促进垃圾处理市场的培育;二是通过收费制度的建立,起到垃圾减量化及促进资源化利用。”研究人士表示,上调垃圾处理费,同时收缴率提高,将加速未来垃圾处理市场的成熟,所有参与者将充分受益。
垃圾处理行业前景广阔
按照排放的形态划分,污染物可以大概划分为废气、污水以及固体废物。其中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和半固态物质。一般而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而在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
垃圾处理业未来增长前景广阔。有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51.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6.1%。为使2010年达到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60%,“十一五”期间需投入450亿元新建垃圾处理厂。其中,废弃资源和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200亿元,垃圾焚烧厂150亿元,危险废物处置150亿元,垃圾填埋厂100亿元,垃圾堆肥厂50亿元。巨额的投资意味着行业未来的诱人前景。
国际经验表明,固体废物处理在环保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环保产业比较发达的美国、欧洲和日本,固体废物行业占美国环保行业27%的市场份额,日本的固废行业占本国环保行业14%的市场份额,均是产值最大的子行业,而在欧洲这一数值在2003年也达到了37.43%。
国金证券研究指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固废处理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随着收费水平和收费效率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发电或其他无害化处理行业将迎来高成长时期。
环保设备与垃圾发电将最受益
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目前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烧处理三种方法。这几种处置模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
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工程设备与垃圾发电被认为是最为受益的子行业。研究认为,预计“十一五”期间将投入 862.9亿元来新增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其中,700亿元左右用于新建垃圾处理设施,相应固废工程及设备商将首先受益。利用生活垃圾发电是固废处理领域中新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我国城市垃圾热值含量较发达国家低,因此,不能简单进口其技术和设备。目前,我国探索使用的循环硫化床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已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国金证券研究指出,固废处理设备领域的主要上市公司有合加资源与华光股份。其中华光股份在垃圾焚烧炉领域拥有较强技术实力,在 200t/d以上级垃圾焚烧锅炉市场占有率第一。而合加资源则是惟一一家以固体废弃物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其在国家第一批12个省级危废处理设施招标中拿下4个,占有这一市场最大份额。
垃圾发电在全国各地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建与在建项目有54个。其中不少上市公司参与其中。比如粤富华旗下全资企业——珠海经济特区电力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受让珠海市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的现有资产,然后整合资源,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建设和运营 “珠海市西坑尾垃圾生态环境园”。广州控股子公司也出资3000万元,合资设立了广州发展卡万塔公司,投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而位于天津的泰达股份其200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在垃圾发电业务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旗下泰达环保双港厂垃圾发电项目2007年上半年处理生活垃圾19.5万吨,实现发电量5850万度、上网电量4930万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7%和67%。
(来源:金融时报,上海供排水项目网陆僶睿编辑,2008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