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要防止数据造假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几百个数字里,全国政协委员王玉庆最关心两个数据,“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年来首次出现双下降,比上年分别下降3.14%和4.66%。”
这位国家环保总局原副局长解释了他对这组数据关心的原因,“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的若干目标中只有污染物消减的任务没有完成,而“十一五”开局的第一年、2006年,全国主要污染物依然呈现不降反升的势头。
“这样发展下去,‘十一五’期间两个数字要消减10%的目标又有可能完不成,就连总理都很担心。”王玉庆说,2007年两类主要污染物数字首次同时下降,表明在这一年的高压态势下,只要地方政府和企业真抓实干了,污染物的减排指标是有可能完成的。
好消息背后,王玉庆和其他一些代表委员们在最近几天的讨论中也在担心,污染数据的下降是否真能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十一五”的后3年是否能继续保持污染物持续下降的势头。
事实上,代表委员们的担心已经被政府主管部门关注到。在今天全国人大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振华副主任和国家环保总局张力军副局长都表示,“十一五”已经过去五分之二的时间,但由于前期任务没有完成,在剩下的3年里要完成削减7%左右的污染物指标,任务相当艰巨,形势非常严峻。
并不是说指标下降了,环境问题就解决了
在今天的记者招待会上,两个主管部门的官员并没有更多讲述去年的成绩,而是坦诚分析了当前节能减排面临的阻力。
解振华说,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偏快,产业结构重型化格局还没有改变。微观方面,企业主动淘汰污染产品生产的动力不足,国家监管水平和处罚力度也没到位。
张力军坦言,一些地方对环保不够重视,盲目开发,现在环境问题已逐步显现。
王玉庆委员则指出,对节能减排数据下降应该有清醒认识,“并不是说指标下降了,环境问题就解决了。”
王玉庆过去在环保总局副局长的岗位上曾参与制定国家节能减排的方案。他说,污染物的指标有上百个,但由于我国财力和发展阶段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实行所有污染物指标的控制,只能找一些最关乎老百姓健康的指标来控制。“要保护环境,还得再下真功夫。”
全国人大代表、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柏平说,他从基层来,而且也是一家钢铁企业的负责人,他最担心的是中央政府下大力气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决心怎样能到地方不走样,特别是基层政府在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时不打折。
虽然还有许多障碍和阻力,但两位高官也表示,他们对“十一五”节能环保目标的完成是有期待的。
张力军有这样几个证据:2006年,受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总局和31个省市区政府、5个电力公司分别签订了两项污染物减排责任书;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这两项措施把节能环保和官员的政绩挂上了钩。此外,过去被常常作为环保不力借口的资金问题这两年有突破式的解决,两年来全国环保投入达到了5500多亿元,占同期GDP的1.24%。
省长说,完不成节能减排指标就辞职
一些地方将要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官员实行严厉问责制,有的甚至是晋升通道的一票否决。
张力军今天透露了这样几个细节,“甘肃省省长徐守盛同志讲过,完不成节能减排的指标,他就辞去省长职务。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同志有一句话,我现在记忆犹新。他讲,什么叫做约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就是‘摘帽子’工程。山东省要完不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我姜大明就辞去山东省省长职务。可见各地实现节能减排的决心之大。”
解振华解释了公众关心的节能减排问责制的内容问题。他说,2007年11月国务院已经发布了节能减排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要求对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每年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的结果要作为实施责任制、问责制的一个重要依据。
解振华还透露说,今年3月,各省级政府将对千家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公布结果,5月至6月,国务院将对各省级政府节能减排情况进行公布。
“结果公布之后,问责就开始了。”解振华说,没有完成任务的省和重点企业要向公众作出说明,并限期整改,而且这一年企业和政府都不能参加各类评先选优,也不能给予其他的荣誉称号。对这个地区和这个企业新上的高耗能项目,一律停止核准和实行区域限批。
解振华说,最后的结果还要交给组织部门和国资委,作为官员政绩考核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点内容。
据了解,一些地方已经有了自己的强硬考核标准。
河北省规定,30个县和30个重点耗能企业3年之内必须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如不能完成,就地免职。
2007年,在山西省119个县市区综合考核中,河津和孝义,这两个山西仅有的百强县,因环保不达标被取消了评优资格。
节能减排要防止数据造假
王玉庆委员提醒说,要防止为了完成指标出现数据造假。他建议除了加大监督和监测的力度外,还应该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鼓励企业治污和节能的积极性。
张力军说,他们正在关注大批治理设施投入后有效运行的问题。因为过去出现过花巨资投入的治理设施却成了晒太阳工程。“对这些治污设施的运行,每月都要进行巡查、检查。同时,国家环保总局有六大督查中心,也会随时巡查,发现问题立刻处理。”
郑柏平代表建议,政府在监督企业方面不应单打独斗,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比如可以让人大代表和记者成为监督员。
2007年7月,环保总局首次把一份写有30家环境违法企业的名单交给了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按照三个部门共同拟定的《意见》,全国的金融机构将不得对这批污染企业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安徽的一家酿酒企业本来要向当地银行申请1000万元的贷款,但银行在查询中发现,这家企业因污水排放上了环保部门的黑名单,于是迅速叫停了这笔贷款。
截至2007年11月底,黑名单上的12家企业,已经被各家银行追缴、停止或拒绝贷款。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说,现行法律允许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罚款的额度只有10万元,这样的处罚与企业偷排结余的成本相比就是杯水车薪。现在绿色信贷的作用就是逼迫企业必须为环境违法行为承担经济损失。
张力军今天说,中央财政去年投入20亿元加大环保监测和执法能力的建设。大批监测仪器上马后,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办公室就能监控到污染企业的排污状况。
(上海供排水项目网郭亮编辑,2008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