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琴亭人工湖下月开建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4月4日讯)在福建福州五四北挖琴亭湖,既能治内涝又可增加休闲好处去(今年2月28日本报曾作报道)。记者昨日获悉,目前《琴亭湖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毕,这个将于今年5月动工开建的人工湖,南北岸将有绿化带,还有滨湖步行道串连。为了让湖水更干净,闽江水将引入湖中。
琴亭湖将建成公园有五个功能区
根据规划,琴亭湖面积270亩,形状像“飞翔的鸽子”,象征和平、平安,意指琴亭湖为平安之湖,给福州带来平安之湖,使湖更具有韵味。
琴亭湖还将建成公园,景观结构布局上将形成“一湖、两带、五节点”的景观模式。一湖,是以琴亭湖为景观结构中心,是公园最大的景观特色;两带,是湖的南北岸构成的生态绿化带;五节点,是五个休闲节点,由滨湖步道串连,形成市民活动的主要场所,以及观景的主要节点。
据悉,琴亭湖公园将分为五个主要的功能区:中心湖体景观区、主入口景观区、滨水景观区、休闲健身区和生态景观区。湖的两岸将全面绿化并辅以坐椅栏杆等。湖岸绿化带以绿色为基调,点缀其他色块,形成一条四季常青、四季花开的绿色轴线。
湖边植物被淹2月也不会死
为了更大地发挥琴亭湖的蓄洪功能,洪水期间,湖畔斜坡将被水淹没。所以,湖边将种植适合于滨河、滩涂生长的植物,如柳树、水杉、水棕竹、芦苇。这些植物在水边或湿地水涝地带生长良好,耐涝能力强,其中水棕竹、芦苇可以长期生长在水中,巴毛、竹类、吉祥草在经历60天左右的水淹没后可正常生长。
人工湖最可能出现湖泊的富营养化,水质变臭变脏。琴亭湖如何防范这一点?
据了解,琴亭湖平面形状不规则,存在湖岔。湖岔内水流速度缓慢,换水困难,很适宜藻类生长。所以,将采用人工复氧技术,在湖中设置一种漂浮于水面的机械装置,通过装置内的螺旋桨使得水的表层和底层不断循环,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另外,还将采取定期换水、截留雨污等方式,保证水质干净。
有关专家认为,对于我国众多的浅水型富营养化湖泊,人工放养以藻类等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主要是鲢鱼、鳙鱼,进行不投饵料的鱼类养殖,可有效控制湖泊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琴亭湖也可采用这一生物技术。
少雨期内补水得靠闽江
琴亭湖位于新店溪与斗顶溪的交界处,由于这两条溪平时没有水,只有在雨季时作为琴亭湖的水量补给。旱季时,琴亭湖的湖水将来自哪儿?
专家介绍说,琴亭人工湖的天然水源绝大部分是雨水。4~9月为汛期,占全年降雨量的70%~77%。因此,琴亭人工湖的补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的少雨期。因此,在少雨期内,人工湖的补水只能利用闽江北港文山里引水工程调水,即从引水冲污隧道江厝路段引出补水管道,通过福飞路及福飞北路排入琴亭湖上游的新店溪,作为人工湖补充及冲淤用水。将来,附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尾水也可作为补给。
为防止意外湖边水深0.9米
既然要让琴亭湖发挥蓄洪功能,为什么不挖深一点,可多蓄点洪水?
据测算,洪水时,琴亭湖的蓄水量为76.42万立方米,可满足蓄洪量的要求。“湖不是挖得越深越好。”专家介绍说,还要考虑它的景观功能,湖中心水深为2.5米,是科学的。
琴亭湖在无洪期作为城市公园水域,所以要考虑无水期时的湖体蓄水位。水深会减弱光线的透过能力,影响底息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底息植物的生长。当水深超过1米,光线就无法到达湖底,底息植物就无法生长,影响水质。
另外,湖太深,会影响它的可亲近性。为防止游人失足落水发生危险,琴亭湖距湖岸3米范围内,水深为0.9米。
(来源:海峡都市报社,作者:记者 关永辉 实习生 曹晶,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08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