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南官碧水映路桥,路桥污水处理工作扫描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4月7日讯)清明前夕,几名花季少女偎着浙江台州路桥永安广场南的拱桥上,看着南官河中自己的婀娜倒影,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构成了一幅别有趣味的“清明上河图”。
曾经臭名远播的南官河的清流新生,见证了路桥区污水处理的喜人成果。
日治污水4万吨
在前阶段,国内媒体上曾流传着一个沉重的“笑话”:一些地方政府巨额投资的污水处理厂却整天在晒太阳。不过,日前记者在路桥区污水处理厂却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据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每天都要满负荷处理污水4万吨。
小河有水大河满。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业经济的兴起,作为路桥母亲河的南官河,也越来越多地承载了八方来污,一度成为了一条名符其实的排污河,又黑又臭的南官河成为了影响路桥人居环境的最大问题。为此,路桥区经省里批准后,在1998年启动建设了污水处理工程,目前已经运行的一期工程的总投资达2.35亿元。
“污水处理工程,是一座看不见的民生丰碑。”路桥区建设局的有关领导如此说。与繁忙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不同,污水处理工程的绝大部分却并不为人所见。据介绍,目前路桥污水处理工程一期管线总长已经达到了210公里,实现了对桐屿、路北、路桥、路南、峰江五个街道的全面覆盖,截污率高达80%,其中主城区已达90%。
数据有着最为直接的说服力。据统计,路桥污水处理工程自2003年正式运行,截止今年2月共处理污水6716多万吨,仅COD(化学需氧量)去除量就达到了17808吨。与2002年同期比较,路桥区的地表水水质恶化的趋势基本上得到抑制,个别指标有所好转。
日前,记者在污水处理厂附近的青龙浦看到,经处理达标后的水流与原河水形成了清浊分明的效果。
变污为清多创新
4月初,路桥区污水处理公司进行了2008年度的污水管线清通养护招投标工作。作为市场化运作的创新做法,这一正常性清通养护的做法在去年发挥出了显著的效果,自去年4月份以来共清理污水管线161365米,确保了污水管线的全面畅通。
作为路桥污水处理工程发展历史的见证人,路桥区污水处理公司经理池文勇说:“无论是在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还是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路桥区都充分结合了城市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做法。”池文勇回忆说,当初污水处理厂区地基处理中就采用了当时国内最为先进的真空预压技术,对25多亩软土质进行了整体地基处理,从而确保了污水处理厂的施工质量。
变废为宝,也是路桥污水处理工作中的一个创新亮点。作为污水中的主要成份的污泥,在国内的通常做法是进行集中填埋,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为此,路桥区污水处理公司潜心自主研制了带式污泥干燥机,并攻克了目前脱水污泥含水率大于80%的处置难关,以污泥为原料成功研制出了有机肥和燃料,在全国污水污泥处理行业率先迈出了成功一步。去年10月底,污水处理公司将有机肥和施用该肥料长成的农产品送农业部有关部门检验,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创新理念还体现在小小污水井盖上。以前,铸铁做成的井盖极易被盗,不但给过往行人带来危险,而且也会造成污水管线堵塞。因此,污水处理公司对污水井采取了双层井盖工艺,将铸铁井盖换成了纤维井盖,并在地面井盖下再设置一道水泥井盖,创造性地为污水井安上了“双保险”。
任重道远处理路
路桥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还路桥人民期盼已久的碧水清流。不过,池文勇说,污水处理不仅有着保护人类居住环境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自污水处理工程运行以来,经测算已经为相关企业每年至少减少了近2000万元的治污费用。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后,企业污染物经过基本的预处理后,就可以直接向污水处理工程管网排放,然后再由污水处理工程进行集中处理。这样,污水处理工程不但为企业减轻了污水处理上的技术难度,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直接达标处理的高昂成本。
污水处理任重道远。根据路桥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路桥区在去年12月27日启动了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省批一、二级管网及厂区工程总投资达3.6多亿元。据了解,二期工程建设已决定采用BOT特许经营权转让形式筹建污水处理厂区,污水管网覆盖涉及横镇环镇东路以西路桥行政区域内的桐屿、螺洋、路北、路桥、路南、峰江六个街道和新桥、横街两个镇,并最终于计划中的金清污水处理厂结合共同形成路桥城乡一体的污水处理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日前区污水处理公司截堵了南官河中心菜市场附近的排污口,近年来城区河道已经成功封堵了1000多个大小排污口。
(来源:中国台州网,作者:王依友,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08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