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水价格悬殊巨大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4月27日讯)无牌无证的黑水厂、小作坊用手工或者半手工作业,在减少甚至省略设备、厂房、环境、管理等投入的基础上节省了大量成本,生产出来的水能够以非常低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而正规厂家的生产成本高,价格也较高,由此引起市场上饮用水价格混乱的状态。据调查,目前运城市桶装水市场上一桶18.9L的水,市场价最高为6元,最低仅为1.5元。
任何一种商品都有其质量价格比,当同一类商品价格相差太远时,低价可能就是低质。
低价水如此出笼
为弄清低价桶装水出笼的过程,记者一行以购水者的身份来到广州某矿泉水生产厂家。该厂的生产线虽然十分简陋,但工人们却干得热火朝天。车间四处堆集着各种各样品牌的空桶,所谓的空瓶消毒间人人可入。墙上张贴着空桶清洗程序:内外瓶清洗——预喷淋——消毒水喷淋——臭氧水喷淋。但记者眼中的清洗“简明扼要”:桶内用刷子刷,桶外用水冲,每个空桶清洗的时间只能以秒计算。据一位工人介绍,她一天要洗1000多个空桶。如此“消毒”过的空桶通过窗口递入罐装间,罐装间的工人并未按照有关规定戴帽子、口罩、手套。在罐装间的另一出口处,两个工人为“成品”手工加贴标签并封口。从清洗空桶到罐装封口,时间不过几分钟。
一辆来自长乐的货车正在等待装货。据司机介绍,他此次要拉走260多桶水,因为量大,每桶进价仅1元多,到长乐后,每桶可卖到8-10元。在一间所谓的化验室里,摆放着几台锈迹斑斑的检测设备。水质微生物检验是检测每批矿泉水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的原始记录,但该检测记录的最后一次的检测时间竟是去年11月份。一位工人终于对摄影记者的“诡秘“行为产生疑心,当他得知记者的真实身份后,工人们急忙把已经卖给记者的两桶矿泉水启封,迅速将水倒入阴沟并将钱退还记者,声称不卖了。
“别人吃肉我喝汤”
在记者的要求下,被抓住“把柄”的该矿泉水厂负责人愿意向记者自曝内幕,他苦笑着说:“真实的情况是别人吃肉我喝汤,我是微利的。”目前经销商从厂家直接罐装,一桶水出厂费为2元,而市场上桶装矿泉水普通的价格是8—10元,其中有6—8元的利润空间,减去配送费与从工厂到经销点的运输费,所剩的就是经销商得到的利润。例如:从经销处到用户住处配送费一次大约需1.5元(自行车),若是汽车运送一次大约需3元配送费。
他分析说,一家正规的矿泉水生产企业,除了厂房、设备的投资外,每年都要上缴价值不菲的矿产资源使用费,在生产过程中需每半年更换滤膜,并需要在间隔生产或生产一段时间后定期进行反冲;此外,在消毒过程中使用正规的符合国家食品级标准的消毒剂。这些措施都必然产生一定的成本。如果按照标准化生产一桶矿泉水,然后将水再送到水站,成本将近6元。现在水市场上很多4元钱以下的桶装水,这对于按标准生产的矿泉水企业来说,连成本都不够。
该负责人坦言,他的厂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他曾参观过一些小水厂,有的整个投资不到10万元,打口井抽水上来过滤一下就装桶出厂;有的水厂直接用水管灌装,然后热烫封口,贴上商标拉出去就卖钱。我省现有各类瓶装水生产企业300多家,其中有些是属于“地下黑水厂”。有些黑水厂就是夫妻两人从卫生间里接个管子,在管子上装个过滤器,就这样变成瓶装水。由于瓶装水合格与否,吃不出、看不清,并且喝下去后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反应,所以消费者往往只买便宜的。听说,今年广州还出现罐装只需8角钱的桶装饮用水,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低廉的成本使它们能够游刃有余地抢夺市场,攫取利润。
低价水这样牟利
价格越来越低,但企业又不能亏本,怎么办?在记者不暴露该厂厂名的诱惑下,该负责人向记者合盘托出。他向记者披露了几种“低价水盈利法”,抖落出了桶装水里的猫腻。
一是“偷工减料”,桶装水质量无法保证。不少小型生产企业为了在价格上取得竞争优势,采用偷工减料等手段,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擅自减少饮用水桶消毒反冲等必要环节、重复使用瓶盖等,从而使不合理桶装水流入市场。
二是“直接罐装”,不管“黑”桶还是“白桶”。在价格战的过程中,一些正规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弃明投暗,允许消费者或经销商自带空桶直接到厂里罐装水。以常用的容量为18.9升的饮水瓶为例,若采用食品级的优质聚碳酸脂(pc)料制作,正常价格为每个30多元,而劣质桶的价格仅为10多元一个,经此降低成本。
三是“偷梁换柱”,桶装水名不副实。无论是桶装纯净水还是矿泉水需要经过一整套复杂工序的多层过滤和消毒处理,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方可投放市场。由于这两年价格越打越低。合格产品无利可图,一些品牌纯净水从节省工序开始,而后干脆直接灌装自来水。“没办法,要不没有利润”、“反正喝不死人,不会出什么事”这是他们普遍的心态。
四是“捆绑消费”,用各种花招迷惑消费者。现在买水票时兴“套餐消费”,或“买水票送饮水桶”,或“买饮水机送等额水票”,不一而足。消费者看上去实惠多多。其实“猫腻”也不少,送的饮水桶是最便宜的,卖的饮水机则是最贵的。水赚不了钱,但逃避了税收的饮水机却获利不菲。
五是“水票融资”,厂商借“机”生财。不少厂商将预售水票的资金投向如饮水机、饮水桶等生产行业。至于低价买来的水票,消费者能否喝得上,喝上的是否能确保质量,那就不得而知了。
(来源:新经济报,作者:王旭辉,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08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