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阳县:水头制革,走过“成长的烦恼”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4月29日讯)日前,浙江省平阳县记者在水头采访时发现,通过大力开展污染整治和产业提升,企业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行业生产更加规范,水头这张“皮”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走过了“成长的烦恼”:传统制革产业向深加工、精加工迈进,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集约经营和规模企业成了制革行业的“轴心骨”。
据介绍,水头制革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末年,其开山鼻祖王怀成凭借一把能把一张猪皮剖开三层的剖皮刀,开始了最原始的制革生产。“家家户户备转鼓,张张猪皮晒铺面”,这是对水头数百年传统皮革手工业兴旺发达的生动描绘。改革开放后,制革作为水头镇的传统支柱产业,更是得到大规模发展,到2003年,全镇大小制革企业已发展到1261家,加工猪皮革达到1亿多张,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皮交易市场、猪皮革集散地和加工场。
4000多个转鼓日夜不停地转动,尽管带来了38亿元的年总产值,却也带来了日排放近8万吨的工业污水。“经济发展,环境欠帐”成为水头皮革可持续发展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如何保住这张“皮”?全县上下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从2003年开始,水头制革行业经过了两次整治,2007年终于成功摘掉国家和省环保污染案和严管区的“帽子”,跨越了新项目落户水头的环评门槛。“整治、洗牌、提升”,制革产业获得凤凰涅 后的重生。
做好做精这张“皮”,就必须走集约经营和规模企业发展之路。该镇首先从整合企业资源入手。从2003年开始,采取边整治边整合的措施,把原来家庭作坊式的1600多家企业,整合成目前的39 家企业。同时,鼓励企业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狠抓工业园区“进场率、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截至目前,该镇建安古竹皮件生产基地市政配套逐步完善,目前已有14家企业竣工投产,2家企业进场开工建设,基地整体形象逐步显现。
同时,一批在传统产业上延伸出来的皮革精加工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皮带、皮具、宠物饲料、明胶等产业拉长了传统皮革的产业链,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据了解,2007年水头镇在全面整治制革业的情况下,皮件生产总值仍同比增长11%,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1.98亿元,成为水头第一大产业和平阳县工业主要支柱产业。与此同时,该镇还立足品牌建设。在“走环保、树品牌”的企业经营理念指导下,该镇先后涌现出一批省、市知名牌,奋起公司和蓝海鸥公司生产的皮腰带还成为国家免检产品,蓝海鸥公司生产的皮腰带和侨信公司的无铬鞣环保猪皮鞋里革被评为市名牌产品。
我们期待着水头在新一轮质变中,迎来新一轮的经济腾飞,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来源:平阳新闻网,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08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