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海域进入赤潮高发期,相关研究课题正紧锣密鼓进行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5月12日讯)5月1日-5日,温州苍南县海域暴发赤潮,面积达到260平方公里。4月上旬以来,舟山嵊山、温州南麂、宁波象山港等海域相继发生多起赤潮。其中,象山港海域的这一次赤潮,是宁波今年暴发的首次赤潮,与去年相比,提早了近一个月。4月底,与浙江海域紧邻的福建省黄岐半岛海域发生赤潮,面积约50平方公里。眼下,长三角海域开始进入赤潮高发期。为此,长三角打响了一场赤潮“狙击战”。据了解,目前,30多个有关长三角赤潮研究的课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赤潮已是世界性公害
“发生赤潮的基本原因是,海洋中的氮磷含量过高。”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研究院博导陆健健说,赤潮发生的完整机理在学术界尚无定论,但这一基本原因却是大家公认的。发生赤潮的海域水体都已被严重污染,富余氮磷在某处高度“堵塞”,就诱发赤潮生物的大繁殖。
科学研究发现,有时,某次赤潮中的藻类还可能是另一种藻类的饵料,从而由一次赤潮诱发另一次。如常见的骨条硅藻是夜光藻的饵料,前者过量繁殖引起的赤潮,常常导致紧随而来的夜光藻赤潮。
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在美国、日本、中国、法国、挪威、菲律宾、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其呼吸,严重的会导致其窒息死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世界因食用含有赤潮毒素的海产品的中毒事件达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科技处负责人说,随着长三角海域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远洋轮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外来藻类也越来越多。监测发现,外来藻赤潮已在长三角多次发生,其中,不少藻类就是毒藻。
全国70%赤潮在长三角
长三角目前是我国赤潮最频发的区域。该负责人说,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赤潮60%-70%的发生率和面积都集中在长三角海域,其中70%集中在舟山群岛、杭州湾、长江口口门外等海域。
《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简称公报)指出,去年,全国的赤潮高发区集中在东海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分别占我国全海域的73%和84%,其中,又以杭州湾、长江口为甚。公报说,国家海洋局设在杭州湾的生态监控表明,该区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不仅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氮磷比严重失衡,而且全年海水水质均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我国海水水质标准从优到次依次分一、二、三、四类,四类为最差。
长江口口门外海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研究院的跟踪统计,1998年至今,长江流域每年承纳污水总量平均都达200亿-250亿吨,其中,60%在长江全流域被逐渐净化,另40%则到达长江口。长江口的江海交界处有世界上最大的一处“混浊带”,面积达上千平方公里。混浊带有大量悬沙,而悬沙是最好的氮磷等物质的“过滤网”。正是这层“过滤网”,保护了长江口口门外海域的安全。可如今,好景不再。根据监测,2003年以前,长江流域到达长江口的40%污水中的一半,可以在混浊带被“固定”并消解;但2003年以后,混浊带消解污水的能力消减了3/5。长江口要想恢复过去的污水净化能力,非一朝一夕可实现。
赤潮监测的“长三角模式”
该负责人说,由浙江科技厅、上海科委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的《重大海洋赤潮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立项已通过专家评审。这个项目预算高达6000万元,是历年来针对海洋赤潮研究投资最大的一个课题。
近年来,长三角已成为全国赤潮研究的“重镇”。关于长三角赤潮的科研项目,大大小小不下三十个。“这样的力度,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该负责人说。上月,国家海洋局刚批准在东海分局成立“国家海洋局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运用重点实验室”。长三角区域有“东海分局———中心海洋站———海洋站”的三级监测体系,末端的海洋站共有25个,其监测范围北至江苏连云港,南至福建动山。除了这些海洋站,东海分局还有三架飞机,每两天在所辖海域巡航一次。此外,长三角区域内的捕捞船、调查船和公务船,也都是赤潮监测的“编外队伍”。一旦接报“发现赤潮”,东海分局就马上派出飞机以测量赤潮的面积,并派船只前往赤潮发生区域取样,送回实验室分析,之后形成报告,送至赤潮发生的当地政府部门,由当地政府组织后续的一系列措施。该负责人说,这一套体系从建立至今,已磨合了四五年,现在已很成熟。
此外,长三角还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对赤潮“治本”。长江口、杭州湾等工业发达地区都已开始大规模“限污”,减少污水进入海域。同时,两地还不约而同地保留更多湿地滩涂,并整理江中沙洲,以增强当地海域的自净能力。
(来源:中国上海网,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08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