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呵护母亲河——信江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5月15日讯)信江,当她从三清信源山生生不息奔流而出,蜿蜒300余公里最后注入鄱阳湖时,就注定成了上饶人民的母亲河。她生生不息地奔流着,滋养着沿岸的几百万人口;她生生不息地奔流着,见证着上饶日新月异的变化。
根据今年4月9日市环保局发布的最新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信江河流域六个测点Ⅰ-Ⅲ类达标水质断面比例为100%,水质状况为优。这又一个“优”,正是信江儿女们用勤劳的双手、用坚定的信念呵护母亲河的结果。
为了让母亲河两岸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水土保护工作,杜绝污染企业,确保源头水质,并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机遇,从中寻找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
保母亲河一江净水,送鄱阳湖一湖清水。这是我们的承诺,更是我们的行动。
市委、市政府成为呵护母亲河的坚定的带头人和执行者,从源头抓起,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刹住让母亲河再受伤害的污染源。
坐拥承接长三角辐射的地理优势,虽“求资若渴”但不“饮鸩止渴”。市政府明令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生产工艺落后、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污染严重不能达标排放、容易引发环境污染纠纷的项目一律不予环评审批,近几年已累计拒绝高消耗、高污染项目资金逾21亿元。同时对已建污染企业加大整治力度,仅去年上半年,全市就取缔关停小冶炼、小炼油、小造纸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违法排污企业36家,挂牌督办重点污染企业16家。
对直接影响信江水质的排污问题,处理起来决不手软。在去年全省“饮用水源保护区取缔排污口5·31零点行动”中,信江流域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2个排污口已被全部关闭,另9个位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排污口取缔工作也已全面启动,分别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对于人民群众在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和垃圾,我市也积极应对认真处理。继在全省设区市最早建成市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后,今年年底前,婺源、德兴、玉山、广丰、万年、鄱阳等6个县(市)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而剩下的5个县也将在2010年底之前全面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营。届时,全市将实现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零排放”。而投资7500万元,日处理500吨的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也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可达100%。
同时,环保、水利等各职能部门加强信江水质监管,增加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对信江及其支流沿线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上游和城镇居民集中居住区周围的大中型化工企业全面进行排查,整改污染隐患,近两年内未发生过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为了让母亲河流得从容,流得顺畅,我市严格按法律权限和程序依法规范管理河道,杜绝乱挖乱采、乱批乱建。玉山、弋阳、上饶等县分别通过河道采砂权、水能资源开发权拍卖等方式,盘活资金投入堤防加固、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经过绿化美化的河道两岸,或变身公园,或变身市民休闲广场,都成了当地的标志性民生工程。
2004年起,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共同发起,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以“保护母亲河——信江”为主题的“环保上饶行”活动,时间过去4年,活动仍在持续,市人大每年开展专题执法检查,对信江流域工业污水治理情况,城区生活污水、垃圾的排放和处理情况,信江沿岸及其支流乱采滥挖情况和水土保持、森林资源保护情况等进行监督,并督促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破坏信江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严重违法行为。
2万多名大中小学生和青年志愿者也先后加入 “保护母亲河——信江”的行列,他们组成了千余人的义务宣传队和打捞队,穿行信江两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倡导绿色文明,弘扬环保理念。
如今的信江河,水变清了,鱼虾又多起来了,畅游其中的市民也一天比一天多,呵护母亲河的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
(来源:上饶日报,作者:记者詹红,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8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