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门槛抬高环保商机显现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6月7日讯)国家环保部负责人6月4日向媒体透露,自2007年以来,我国进一步严格企业上市环保核查,已有10家企业84亿元的上市融资申请因环保问题被否决或暂缓。此外,全国共有总投资额近1.5万亿的工程项目因涉高耗能、高排放被否或暂缓审批。这一事实说明,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架构已经开始发挥作用,越来越高的环保门槛将为环保产业提供越来越大的商机。
去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绿色中国论坛"首次提出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架构和路线图--在4年内构建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信贷、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等7项环境经济政策,争取4年内初步形成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构建这一政策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让环保不仅成为道德和行政的要求,更要成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杠杆,让不环保的企业真正被环保门槛拒之门外。
去年7月,国家多个部门联合推出了绿色信贷政策,不环保的企业将无法获得信贷支持。今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据透露,两部门将于今年对环境事故多发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初步建立重点行业基于环境风险程度投保企业或设施目录以及污染损害赔偿标准。这一政策,被人们称为绿色保险。与此同时,环保总局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也于今年实施,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环保部门实施了以对申请上市企业进行污染核查为核心的审批制度,这一政策,被人们称为绿色证券。
随着这些环境经济政策的加速出台,中国企业在环境成本上免费搭车的现象将会终结。据国家环保部估算,环境损失占中国每年GDP增长的8%-13%,而要治理这些污染,我们支付的成本可能比这个数字更高。如果再加上环境污染对于公共卫生等领域产生的间接影响,我们的环境损失将远高于每年的GDP增长。要改变这一状况,不能只靠一味增加国家的环保投入,而要从源头抓起,从完善绿色政策入手,让污染企业全额支付环境成本,谁不支付环境成本,谁就寸步难行。只有让污染环境成为一种无利可图的行为,环境才可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由于环境保护已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在许多国家,污染环境已变成了亏本行为,而环保才是最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在全球股市受美国次贷影响前途未卜的气氛之中,以绿色能源、水资源为代表的环保产业始终是一枝独秀,逆势上涨。据国际能源机构研究资料显示,2005年到2010年的五年间,全球投资再生能源总金额将由490亿美元扩大到6250亿美元,五年增长13倍。
发达国家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的未来。在中国,企业要想跨越国家的环保门槛,支付的环境成本将会越来越高,中国环保产业所面临的商机也越来越大。就像财务不合格的企业为了上市,会高价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一样,环保不合格的企业也必然会在环保方面大笔投资,像企业节能、二氧化碳减排、污水处理、电厂脱硫等技术,都会因为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而获得长足发展。国家越来越高的环保门槛,正在为环保产业创造越来越大的商机。
(来源:深圳商报,作者:苗凡卒,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0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