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环保还有三大“ 绊脚石”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6月9日讯)距离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上海市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对照“创模”32项指标,上海在水源地水质达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交通干线噪声控制等3个方面尚存在差距。这是记者从昨天市环保局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获悉的。
去年“世界环境日”前夕,市政府正式宣布上海创模活动全面启动。对照国家环保总局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32项指标要求,上海已有24项达标,其余8项尚存在差距。经过一年时间认真梳理,重点推进,上海已在城镇污水处理、循环经济、机动车定期检测等5项指标方面基本可以达到“创模”的要求,但仍有3项指标“缺口气”。
难度最大的指标是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6%以上。市环保局局长张全指出,黄浦江上游水源水质受来水影响,氮磷等指标长期不达标。为此,上海已经投资近160亿元,启动建设青草沙水源地。按照工程计划,青草沙水源地将于2009年底基本建成、蓄水。
同时,本市还将通过加强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区的保护力度、自来水厂进行深度处理以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工程,最大限度地完成水源地创模要求。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也拖了上海“创模”的后腿。按照规定,“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不小于85%。本市目前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尚不足80%,完成这项指标需要扩建垃圾处置设施、源头减量、分类分流等综合手段共同努力。
此外,上海交通干线噪声偏高,也不符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按照要求,该指标平均值要不大于70分贝。据悉,本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几年来一直徘徊在72分贝左右。为了将这一指标降下来,根据相关调研,市政部门计划在高速干道两侧的894处加装736公里的隔声屏障,设置绿化隔离带等。同时,本市还将优化交通管理,加强禁鸣等措施。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宋鹏霞,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08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