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铁腕治污减排换来山清水秀
(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9月4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日前发布《2007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公报显示,浙江省化学需氧量(COD)减排幅度全国第一,为2.48%,二氧化硫的减排幅度列全国第四,下降幅度为4.05%。而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刚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中,浙江也以87.1分的成绩名列榜首。
另一组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的GDP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7%、16.2%。
浙江的山清水秀背后是一系列铁腕的举措。
为了确保环境质量,浙江省三年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将减排任务分解到各行业、重点排污单位和重点治污项目。环保部门确定了11个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为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通过挂牌检查、限期整治等措施实施重点监管。对于化工、医药、造革、印染、味精、水泥、冶炼、造纸、固废拆解等9个重点行业和710项重点工业污染项目全面开展污染整治。一批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企业受到严肃查处。
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有9个新建、扩建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有29个污水处理厂提高了污水处理负荷和处理效果,166家工业企业完成了限期治理或新建污水处理设施,46家工业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130家工业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限产控制等措施。电力行业自去年以来累计完成30套135MW以上新老机组的脱硫项目,13家热电企业燃煤锅炉完成脱硫治理,关停了3家热电厂。全省累计淘汰375台水泥机立窑和245条石灰立窑。
为了对重点污染源加强监控,三年来浙江省投入巨资率全国之先建成了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对全省1452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实施在线实时监控。同时,在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瓯江、椒江、鳌江、飞云江、苕溪、运河及河网等浙江八大水系和平原河网及省界、市界、县界建立了6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控指标基本与国际接轨。一旦出现偷排漏排和指数超标现象,监控中心会即时报警。环保部门则会根据预案提出治理建议,并对人为偷漏排污行为实施处罚。
此外,浙江省的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还随时开展“飞行监测”行动,及时查处并曝光超标排污企业。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处罚环境违法案件4730件,处罚额达1.49亿元。
一系列铁腕措施换来的是浙江生态的改观。至今年7月底,浙江省设立的16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准重点监管区中,已有8个经浙江省政府同意后“摘帽”,其他7个监管区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摘帽”。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环保局抽检的工业企业平均达标率比去年增加了22.1%。三年来,浙江八大水系水质明显改进。其中满足III类水的指标从2004年的52.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63.3%。从主要污染指标COD看,达到III类水的从2004年的81.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87.6%。
日前,在浙江省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百日攻坚动员大会上,副省长陈加元重申:环保主要指标完不成任务,将实施“一票否决”,并与建设项目审批、省级财政生态环保专项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安排、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资金安排直接挂钩。对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环保重点目标任务未能按期完成的,将依法依纪追究政府部门及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来源:文汇报2007-9-4)(水业中国郭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