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调研糊里糊涂到后期亏损心急如焚
(水业中国网上海站9月6日讯)“刚刚运行不久的垃圾处理厂不得不停下来了,3000万元的投资也打了水漂。现在设备都生锈了,就是因为没有钱。”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洪无奈地说。在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在陕西省安康市采访时,这家刚刚运行就停产的垃圾处理厂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上千万资金难道就打了水漂?经济欠发达地区污染治理设施除了向政府和中央伸手要钱,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途径了吗?
社会公益性项目却是合同不全,证件不齐
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500吨,实际只能收到200吨
陕西省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是陕西省最南端与鄂、豫、渝毗邻的一个偏远落后地区,2002年以前,财政收入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处于陕西省最低水平。安康市垃圾处理厂是安康市、区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第一个社会公益性项目,由汉滨区建设局主管,安化配肥厂、汉滨区资本运营公司发起组建的安康市汉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为项目业主。据介绍,整个工程采用堆肥、焚烧、卫生填埋无害化综合处理技术,达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要求,实现垃圾的综合处理和利用。设计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500吨,年联产有机复合肥6万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记者在垃圾处理厂区看到,整个厂区干净整洁,配套设施很完备,垃圾填埋区也进行了防渗透处理等措施,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已经停产半年多的垃圾处理厂。“安康市垃圾处理厂从1999年就已经立项了,但是一直到2003年还没有建立起来。”余洪告诉记者,在2003年社会公益事业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的风潮下,“通过当地政府的招投标,我来接手了这个项目。”垃圾处理厂从2004年开始初步设计,2006年建成,并于当年12月26日点火试运行。
尽管项目建设过程比较顺利,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他们却碰到了一个至今无法跨越的障碍。余洪告诉记者:“当初设计时,按照每天处理500吨生活垃圾计算,每吨的处理费用只需要71元。可是实际每天处理生活垃圾量不到200吨,算下来每吨垃圾处理费用涨到了91元。”
当记者问到为何当初前期调研时,为什么没有好好调查时,余洪解释说:“安康的垃圾从来没有过过秤,只是大概有一个数字。他们只是数数每天拉了几趟车,每辆车载重多少,然后粗略地算算就报出500吨的数字。可是实际上这些生活垃圾密度比较小,5吨的车其实只有两吨。”
记者问到:“可是只要你称过一辆车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没有做?”
余洪:“当初我太相信政府的调研结果了,就没有亲自查。而且从1999年立项时,前期调研早就做好了,我也没有多想。”
余洪还告诉记者,他们当初和政府签订的合同上并没有标明垃圾处理费的具体价格,只是规定了垃圾处理费由政府负担。“我们现在就是希望政府能够提高垃圾处理费用补贴,让垃圾处理厂运作起来。”余洪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上。其中有政府必须承担城市垃圾处理费用的规定。“按照建设部的这个规定,安康市政府必须提高垃圾处理费用补贴。”
记者:“那当地政府如果拿不出这笔钱呢?”
余洪:“那我希望政府能够上报中央,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
除了缺钱以外,垃圾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还遇到了很多其他问题?余洪介绍说:“到现在我们的土地证和建设许可证还没有批下来。当地政府把我们看作私营企业,其实我们是社会公益事业,3000万元的建设资金除了2000万元的国债以外,余下的1000多万元都是我们自筹。”可是这离当初设计时7000万元的预算相距甚远。“本来市长、区长已经在会议上表示,土地出让金要免,要从快从优办理我们的土地证。可是要想拿到土地证,还需要交几百万。我们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一味依靠政府注定没有前途
融资专家说,没有土地证就等于失去了向银行、风险投资商等社会金融市场融资的资本
安康市汉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的困境只是一个缩影,从国内把BOT等市场化模式引入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中以来,很多高标准、高投入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最后都在晒太阳。这些晒太阳的工程大多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后续资金和运行资金。桑顿亚洲集团董事长JamesJ ·Bulger 告诉记者,这种前期调研不够充分,运转后才发现成本增加的项目是他们投资商最害怕遇到的。
作为一家国际金融投资商,桑顿亚洲集团已经在全世界投资了200多家可再生能源企业,并获得了成功。Bulger 先生介绍说:“企业要得到社会金融市场的投资需要三大前提条件,缺一不可。首先企业必须与当地政府签订一个长期的原料供应合同;其次,企业需要得到土地证、经营许可证等一系列许可证;最后,企业的产品还应该与下游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供应合同。”他指出,安康市汉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从第一步前期调研时,就为后来埋下了隐患。前期调研不但需要调查垃圾的构成、重量、来源,甚至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产生量都要做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详细的前期调研才能为以后的项目技术选择、规模设计等提供充分的依据。另外,没有土地证就等于失去了向银行、风险投资商等社会金融市场融资的资本,切断了这一重要的资金来源。
Bulger 先生表示,类似经营垃圾焚烧发电厂这类社会基础设施的利润来源于算得是否比“对手”(包括政府)准,能否把握一些不定因素,能否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资本。在市场化大势下,资本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产业纽带。如果没有稳定的、低成本的、大容量的资金做后盾,一味依靠政府的权利、政策或者个人的利益倾向,注定不能长久。安康市汉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只是把目光盯在了政府身上,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加上当地经济并不发达,自己扼住了自己的喉咙。
那么还有挽救的余地吗?富通银行亚洲碳市场负责人ShaneSpurway告诉记者,如果他们还没有上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以考虑增加这一项目,也许可以通过CDM项目得到一笔资金。Bulger先生认为,他们可以找一家比较专业的金融投资服务公司,进行比较详细的调研和分析,寻找争取社会风险投资的可能性,也许可以暂时解决他们的困境。
尽管当地经济并不很发达,但是政府目前正在与企业协商,核定垃圾处理成本,探索建立居民垃圾收费机制。安康市副市长王安利承诺争取让汉滨垃圾处理厂在年内“重新点火”。“我们争取用群众交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办法,让这个垃圾处理厂尽快运转起来。”
莫要做“老等”
在笔者的家乡,有一种海鸟。它们总是一动不动地站在海边,等待着小鱼、小虾自己游过来,我们都叫它“老等”。看到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的情况,脑海里就自动浮现出了这种海鸟的形象。
依笔者看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没有土地证,也不是前期调研没有做好,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学会市场规律,老是抱着“反正国家有规定,不会让我赔钱”的想法,等待着政府的财政支持。作为企业,在进入社会基础设施领域之前,就要有承担市场风险的意识,不要总是把眼睛盯在政府身上,一有风吹草动就想着政府帮助。政府不是万能的,企业更应该把目光放在经营管理上,而不是等待着从政府手中得到好处。
近一段时间,外资溢价竞买内地水务资产的情况成为经济领域一个热点话题,不少城市水务资产都“溢价”转让给外资水务巨头。这些无疑都是一个信号,外资已经大量涌入内地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从水务现阶段的例子看,外资企业凭借自身强大的资金支持、技术优势、管理经验等,很容易就打败了仍然很稚嫩的内地企业,抢占了内地市场。外资的涌入,一方面活跃了整个环保产业市场,另一方面也挤占了本土企业发展空间,让很多还在摇篮中的本土企业慢慢成长成熟的机会大大减少。从水务市场的喧嚣中,我们能看到未来其他环保产业的竞争之激烈,本土企业更需要尽快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苦练内功。
千万不要做“老等”。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文雯, 2007-09-06)(水业中国网恽鹏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