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联会立法会议员王国兴和邝志坚早前在与行政长官董建华会面时,转述了公务员对政府部门公司化的担忧,当中更提到沙田滤水厂若公私合营可能引致裁员。董建华在会上明确表示:「公司化已经停止!」他更说:「任何改革都不能炒公务员鱿鱼。」不过,据了解,政府将于11月再向立法会提交沙田滤水厂公私营合作计划,王国兴批评计划是「变相公司化」,影响水务署员工生计。
滤水厂公私合营再议
香港文汇报报道,特区政府在今年5月完成重建沙田滤水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认为以公私营机构伙伴合作形式进行重建是可行的,对政府及公众也有利。
有关建议在同月的立法会规划地政事务委员会上遭到议员强烈反对,担心会引发监管及裁员的问题。
董建华与工联会立法会议员见面虽明确表明「停止公司化」,但王国兴认为,沙田滤水厂的公私合营建议是「换汤不换药」,令公务员产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担心。
下月立法会料有激辩
邝志坚亦指出,虽然公司化已经停止,但公私营合作(3P)没有停止,政府在引进私营机构合作机制时,难免影响公务员的职业稳定。例如沙田滤水厂若以公私营合作模式进行重建,可能严重影响水务署800名员工的职位、士气,进而影响食水质素,更可能导致水费加价而影响民生。虽然,董建华对此问题强调「一定不可以迫人离职」。但王国兴透露,有关建议将在11月再闯立法会,相信届时又会引起一番激辩。
邝志坚恐影响800员工
水务署工会联席会议发言人谭永泰表示,原本工会与政府在较早时间曾相约进行会议,讨论有关沙田滤水厂的重建方案,但最终政府代表取消会议,而解决方案亦「不得而知」。他补充,政府现在已全面停止有关的方案,并待新一届立法会再作研究。
谈到解决的方案,谭永泰指政府共有三个方案,即大、中、小,三个方案所影响的市民,则由100多至800人不等。他续称,规模最小的方案,只涉及沙田滤水厂的重建,但最大的方案,除重建滤水厂外,亦包括供水服务的改变,而受影响的市民则遍及沙田南、九龙及部分港岛地区。
(凤凰卫视 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