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的供水管网自1951年铺设供水以来,经过了53年的发展建设,2003年底统计已经拥有供水管道总长度1197.34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区供水管道特别是老城区供水管道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并巳影响到长沙市城市供水的安全运行。一是老城区供水管道口径小,早已不适应城市的发展。限于当时的城市现状和供需需要,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与生活用水和一般生产用水相关的供水管道口径都比较小。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老城区的建设更是不断提速,建筑密度不断增加,老城区的人口和用水量也随之大增。老城区的供水管道由于受外界条件制约,管道扩容和更新改造的速度跟不上旧城改造发展的速度,因而使得老城区的供水管网的供水压力损失大,楼层水压不足,水量供应不足;二是老城区供水管道材质差,影响供水水质。1951年开始铺设的老城区供水管道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主要是解决供水有无的问题,因陋就简,大量采用了灰口铸铁管,这种铁管易结瘤、易腐蚀影响水质,用户反应强烈;三是铺设年代久,管网老化,漏水严重。许多老城区的管道经历了近20年的运行,巳超过灰口铸铁通常20年的寿命期,即使是钢管的使用寿命期通常也只为50年,加之当时铺设并没有采取符合规范要求的防腐措施,因此腐蚀老化特别严重,有的管道已经锈蚀穿孔,造成严重漏水。70年代后铺设了一部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管道,长度达85524米,由于其材质固有的弊端,带来严重的漏损,既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浪费水资源,也影响供水的有效性;四是破损严重,事故频繁由于老城区管网老化严重,破损事故时常发生,检修维护。长沙市自来水公司仅1999年供水管道和漏水报修次数达到8186处,五光十色每天需要维修23次之多,给停水事故范围的单位和居民带来许多麻烦。
按照旧城供水管道改造方案,将对口径小和已经严重锈蚀的灰口铸铁管、镀锌管和破损严重的、漏水量大的钢筋混凝土管道改换成球墨铸铁管,改造和配套铺设的管道总长度为456.58公里。为避免水质受到管网不当材质的二次污染,管网改造工程中将在局部路段和特殊部位所采用的钢管进行严格的管内外防腐处理,钢管外壁采用加强级环氧煤沥青防腐,内壁采用加强级无毒防护涂料涂衬。球墨铸铁管同样将做内外壁的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