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让珠江水更清——2004年珠江综合整治检查侧记

http://www.waterchina.cn 2005/2/23 中国环境报

   2002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加强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一年初见成效,三年不黑不臭,八年江水变清”的奋斗目标。近日,记者随广东省政府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考核组对东江流域进行了采访。
   河源:发展园区经济
   河源市地处东江上游的敏感地理位置。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河源市选择了发展园区经济的道路。
   在河源市高新区,记者看到工业区污水处理项目正热火朝天地建设。2004年8月和12月,高新区编制和修订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同时,在招商引资时严把“四关”,即严把项目“引进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严把项目“选址关”,绝不把大气污染型项目摆在生活区的上风向,绝不把水污染型项目放在东江边,绝不在东江新设排污口;严把项目污染源的“监督关”和项目污染物的“出口关”,确保达标排放。
   另一个工业园区——河源市石材五金加工批发市场也在加紧建设,今年5月将投入使用,全市石材五金加工将统一搬迁至此。据该市环保局局长何明亮介绍,该工业园区建设有三大好处:彻底解决了污染扰民问题;有利于加强环境监管,集中治污;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促进行业发展。而这样的“好事”不用政府花一分钱。政府要做的只是制定政策并严格要求石材五金加工企业一律进工业园,投资商抓住机遇建起工业园,进入园区的企业也享受到一年免交租金等实惠。
   惠州:让西湖水更美
   西湖是惠州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被列为全省珠江综合整治工作中两大整治湖泊之一。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去年惠州市共投入3375万元,累计完成计划工程总量的85%,清除淤泥2688万立方米,新建和维修管道7200米,建设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3套,进行生态修复示范10万平方米。大投入、大动作带来了大成效。监测数据显示,西湖中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等主要水质指标较2003年呈下降趋势,水质已基本稳定达到Ⅳ类水质标准,部分湖区已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为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惠州市还把污水处理厂列入全市8项民心工程之一,并采取了以奖代补的政策,规定在2005年年底前建成投产的县(区)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每1万吨奖100万元。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13座污水处理厂中已有6座动工建设,5座完成了法人招标工作。同时还加强对东江行驶船舶的管理,对市辖区登记在册的约800艘船舶安装了油水分离器。
   东莞:“三项保障”促建设
   2004年,东莞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工程5项,总处理规模276万吨/日。
   在污水处理厂建设中,东莞市着重抓好政策、资金和技术3项保障。市政府确定了“八个统一,两个分开”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评标、统一定标、统一收费、统一支付、统一管理;实行污水处理厂主体与管网建设分开,管网建设费用按市、镇各占50%的原则分担。明确了建设中5个关键问题:即免收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办证费,市政府负担管网提升泵站电费,项目可行性研究、环评、设计等费用由中标项目公司承担,管网建设涉及的拆迁、补偿等费用由相关镇承担等。同时,聘请专家制订招标文本,对所有项目实行市场化建设。为保证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去年4月起提高收费标准,生活、工业污水处理费由原来的0.15元/吨、0.25元/吨分别提高到0.50元/吨和0.60元/吨,并确立了污水处理费全面征收、全额上缴、市镇两级五五分成、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收支两条线”制度。据统计,2004年全市共收到污水处理费4亿多元,预计2005年可达到6亿多元。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所需的26.1亿元资金,则由市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和各镇区政府分别向银行贷款。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 黄慧诚,05-02-23)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珠江流域好景不长 应建立根治水污染的区域法(2005/12/23)
 粤拟耗资400亿治理珠江污水 2010年达预期目标(2005/9/29)
 2005年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图)(2005/9/12)
 淡水急输珠江压咸 珠三角饮水安全得到保障(2005/2/5)
 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方案本月17日实施(2005/1/10)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