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到2005年年底,江苏省淮河流域将投资79.1亿元,完成82个治污项目,以确保实现沿淮河流的水质达标。这是近日江苏省政府下达的淮河流域治污计划所确立的目标。
江苏省政府确立的淮河流域治污“九大工程”中,沿淮各市、县将投资58.2亿元,建设4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形成每天新增160.5万吨处理能力;投资2.56亿元,分别在扬州、宿迁、江都建设3座城市垃圾处理工程;在沿淮工业污染防治工程中,完成省级重点污染源和所有重点污染源的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对造纸、酿造、化工、淀粉、制药、染料中间体及印染等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产业结构调整;投资3.15亿元,完成工业点源综合整治项目18个;按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要求,江苏沿淮各地投资6.43亿元,完成4项截污导流工程;在沿淮区域综合治理中,投资4.7亿元,完成南水北调源头生态保护区、京杭大运河船舶石油污染、淮河入海水道滩涂湿地生态处理系统等5项重大工程;到2005年,江苏省沿淮地区还将建成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1563万亩,创成绿色食品品牌202个,3个沿淮地级市和一半以上的县(市)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在饮水工程中,大力实施水源地的水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解决水污染地区58万人口的饮用水问题。
江苏省政府在沿淮治污计划中强调,除财政要增加对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外,沿淮各地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污水和垃圾处理产业,实现治污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在沿淮地区形成开放与竞争的建设运营新格局。
《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