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宿迁水资源统管成效显著

http://www.waterchina.cn 2003/10/28 17:06:00

  宿迁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淡水湖泊的地级市,境内“两湖”、“八河”水域面积达300多万亩。为充分发挥宿迁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实现以水兴市,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3月,率先成立江苏省第一家地级市水务局,揭开了宿迁水利事业的新篇章。所辖县区也全部成立了水务局,110个乡镇水利站更名为水务站,并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从而建立起市县乡三级水资源统管体系,形成了城乡一体,一龙管水的新机制。

  一、职能:整合到位实现资源统管

  水务改革之初,该市进一步明确水务局对本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节水、污水处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和保护,防止水浪费、水污染。市水务局接收了地矿部门承担的地下水行政管理职能,建设部门承担的城市防洪、城市污水排放处理和综合给水职能,环保部门的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发放职能,并接收了原隶属于市建设部门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结束了宿迁“多龙管水”的历史。由于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从而有效的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区域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执行难和管理难问题。

  二、效应:思路拓展体制优势彰显

  一是聚合职能优势,寻求规范管理。通过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全市摆脱2001年干旱和2002年春夏连旱的缺水困难;通过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调度,使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大大提高。2002年春夏连旱,7月20日以后沂沭泗地区降大到暴雨,出现旱涝急转。该市分别向淮委和省防指请示,实施“引沂济淮”,将本应排入大海的沂沭泗地区近7亿立方米的洪水,调往严重干旱的淮河干流下游河道和洪泽湖内,缓解了旱情,改善了洪泽湖内的水质和湖周边的水环境。

  二是改善供水水质,降低供水成本。利用老城道路改造和新城道路建设,统筹考虑供水管网铺设,并对供水管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提高了经济效益。截止今年7月,市区日供水能力达5万立方米。去年市区有效供水量900多万立方米,同比增加18.4%,售水量达650万立方米,同比增加12.5%。

  三是加大市场取向改革力度,营造水务发展新格局。立足实现“四个转变”,即水务产业向城乡一体转变、向综合管理转变、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向市场化运作转变,把水资源管理、保护、利用、开发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当作新兴产业来兴办,当作建设项目来实施,当作企业主体来运作,主动接受辐射,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营造新型的水务发展格局。

  三、管理:创新理念水安全保障力得到加强

  水务体制改革使治水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仅促进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确保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还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防汛调度和水工程的安全管理。

  从防汛调度效率上看,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决策效率。实行水务改革后,城市防洪划归水务局,防汛调度直接由市防办负责。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宿迁遭外洪内涝夹击,全市面平均降雨量达732毫米,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大洪水,沂沭泗地区发生了一般洪水。应该说汛情十分严重,但经过努力,做到了大水小灾,尤其是城市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从水质保护上看,水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区中运河、古黄河、六瑭河、西民便河综合整治,确定宿迁市区污水治理格局的框架。在老城区,即将组织实施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在新城区再启动扩建工程(5万t/d处理规模),在经济开发区北区,建5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在运河以东宿豫县城,即将启动3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建设。

  来源:中国水利网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江苏省有5个省辖市自来水首次实现微利(2005/5/13)
 江苏投入50亿元“清洗”县乡河道(2005/3/4)
 江苏: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全国最高 自来水今年要涨价(2005/3/2)
 江苏省公布实施新的用水定额(2005/2/5)
 江苏每年需投资66亿元建污水处理厂(2004/12/3)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