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样的山村在仙居并不罕见,仙居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山区县之一,县域面积1992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了80.92%。除7个乡镇外,其余的乡村均分布在1600多平方公里的贫困山区。据调查,仙居目前自来水受益率仅占全县人口的12.48%,有259000人还在喝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浅层地表水和大片农田汇集的自流水。到目前为止还未喝上自来水(自流水)的有63个村27785人;曾建有自流供水工程而目前因多种原因已停止供水的有39个村27769人;间断供水的有147个村896335人,加上474处山区农村引山坑自流水供水,其干旱季节严重缺水,累计有50%以上的人口存在用水困难现象。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吃水难、用水难,一直是限制仙居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让没水喝的村民保证能够有水喝,让有水喝的村民尽量能够喝上清洁的自来水,仙居启动了“百村饮水工程”。作为浙江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组成部分,仙居“百村饮水工程”切实开展改造与修建农村饮用水工程,规划三至五年内基本解决农民喝水难问题。
目前,在政府补助、村民集资贷款下,黄泥山村已经建好了供水管路,从邻近水库通过管路引到蓄水池,再经水管泵压供水。这是一项得民心工程,村民普遍反应终于喝上了自流水,不用再分水、挑水了,政府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在自然条件较好的乡、村,以村为单元,依托附近的山塘水库,兴建引水工程,是解决仙居县山区农民喝水难问题的方法之一。引水工程只要有消毒设施即可,利用自然落差,自流引水,这样既节省工程直接投资,又减少运行费用。
记者还走访了横溪镇的五都潘村。村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五都泉”泵房,它是受益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村级简易泵站。通过地下水井抽水至约20米高的水塔,满足了五都潘村、金坑村1700多人的生活用水需要以及几个工厂的工业用水问题。 绿荫环抱下的水塔,采用八角凉亭式外形,侧面是民间工艺绘画,一派乡土气息。村民王增加十分自豪地说,这是村里投资60多万建造的,管路全部采用不锈钢管;每年化验水质,已经达到国家规定一级水标准。
浙江省贫困地区吃水难、用水难已成为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仙居百村饮水工程,真正让百姓喝上清洁好水,正如村民所说:“功德无量!”(浙江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