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河水文站是1981年在泾河水系茹河支流的入汇处修建的。控制集水面积693平方公里,他们除了担负和其他水文站同样的勘测任务外,还担负着向长城塬水库报汛和石头崾岘水库提供服务的职能。现任站长李维和告诉我们,黄家河水文站夹在两面是山、中间一条大河的山坡上,建站20多年来先后有10任站长在此工作过。全站有4名职工,每到汛期,他们要坚持24小时值班,不许请假、不许回家,每年都能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职工们说,工作苦点、累点,没有什么,可就是建站20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大家生活饮用水,实在太不方便了。记者在水文站看到,职工要吃水,必须要下到十几米的山崖下,再越过300米的大山沟,到对面一座山下的小泉挑水,来回一趟要半个多小时,且非常危险。遇到山洪暴发,挑水人无法过河,大家只好“抗旱”,甚至连喝的水也没有。自治区水文总局党委书记江静告诉我们:对于黄家河水文站职工吃水难的问题,已经研究多次,并且提出了彻底解决的方案,但是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因素制约,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职工们说,眼看着沟里淌着大水,可是那水吃不成。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他们只好翻过大山,到远在5公里的原州区合川乡买高价水吃。
吴忠市泉眼山水文站是流经宁南山区300多公里清水河的入黄处,职工担负着特殊的水文勘测任务,因为这里水势大、水流急,工作质量要求高,他们要常年在这里驻守。虽然这里距离滔滔黄河只有5公里的路程,但是几名职工仍然倍受没有饮用水的煎熬。由于这里没有达标的人畜饮水水源地,职工吃水只好到15公里外的中宁县城拉水。前几年,自治区水利厅投资在水文站砌了一眼水窖,这样,每到灌水季节,职工们就把渠道的黄河水引到水窖里。但是由于渠道所经之处多为当地农民的茨园,农民给枸杞喷药造成黄河水污染,自然,窖里的饮用水也是受到了污染。为了解决泉眼山水文站职工的饮用水问题,有关部门多次进行考察,曾经提出就地打井和从泉眼山黄河提灌引水的计划,但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一计划也没有得到实施。所以,泉眼山水文站的职工至今也还是喝着从渠道里流进水窖里,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窖水。
黄家河、泉眼山水文站职工吃水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自治区水利厅以及水文总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表示,将在最近的时间里,组织有关人员对这两个水文站职工的饮用水困难问题进行水源地的考察、论证,争取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为基层职工实实在在地办一些实事。但是,据我们了解,需要解决的还不仅仅是饮用水这一个问题......
来源:中国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