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昆明12月23日电,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因严重污染受国内外关注。为寻求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国家科技部和云南省共同立项,从2000年4月开始启动,由清华大学负责,与中国农科院、北京大学、云南省环科所等联合攻关,开展了“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这是中国首次进行的湖泊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管理的重大研究,它实现了大规模、多学科的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集成与管理创新研究和示范。
在研究中,课题组创新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源污染控制新技术,在农村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暴雨径流及农田排灌水污染控制、台地水与氮磷流失控制以及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模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开发出1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置,地下渗透技术突破了原有技术总氮去除率无法超越80%的难关,多功能复合型旋流分离技术与设备显著提高了降雨径流中的微米级颗粒去除率等,实现了多种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的有效集成,减轻了示范区水土和氮磷流失。
日前,在国家科技部和云南省政府组织的验收鉴定中,专家们认为,这些技术研究成果整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