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12月2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做《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情况及下一步安排的报告》时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工作已全面部署,各项管理制度正在建立。
南水北调办公室分别与江苏、山东两省签订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工作目标责任书》。结合淮河和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有关部门及省市加大了东线沿线污染治理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目前,列入规划一期的治污工程约78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已有21项建成投入运行,13项正在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约占规划总投资的44%。
张基尧说,江苏、山东出台政策,今年将每立方米污水处理费分别提高至0.8元及0.75元。山东年产两万吨以下的纸浆生产线已全部关闭,明年开始关停年产5万吨以下的纸浆生产线。近期东线沿线还将陆续开工建设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截污导流项目。
治污是调水的前提。在工程规划阶段制定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总投资240亿元。工程实施后能保证东线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
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净增调水量占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的5%。南水北调对调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可通过工程及非工程措施解决,不存在制约工程兴建的环境因素。南水北调通水后,在受水区要禁止超采地下水,偿还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逐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张基尧说,要尽早出台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节水、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及限制地下水开采的有关制度,将节水、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大东线治污力度,确保东线输水干线清水廊道目标的实现。
关于投资规模和资金结构,张基尧说,各地还要加大开放资本市场力度,确保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在提高治污费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引进资金。他说,目前受水区城市供水水价普遍偏低,提高水价还有较大空间。在工程规划阶段根据6省市受水区城市居民和企业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初步测算,为筹集南水北调工程基金每立方米需提价0.50~0.80元,其余空间留给地方,用于配套工程的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集和管理由中央统一制定政策,既要考虑建设资金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用水户承受能力,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继续征收基金,用于偿还部分贷款本息,以适当控制水价。在规划阶段按照筹资方案中的资金结构和工程投资、运行成本测算,东线平均水价为0.26元/立方米,中线平均水价为0.62元/立方米,其中到北京口门水价为1.20元/立方米。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投资总量的变化及投资结构的调整,通水后的口门水价将会有所变化。考虑调水干线供水成本、地方配套工程及水厂、配水管网建设等各项因素后,初步估算用水户支付的实际水价约为3.2~4.8元/立方米。
(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