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般的海水淡化标准不同,以色列水资源委员会要求淡化所生产的水必须高于饮用水的标准,尤其是氯化物浓度。其原因是以色列天然水资源的氯化物浓度偏高,这样淡化水可以使整个供水系统的氯化物以及硼离子浓度降低,并且使废水中的盐度降低,有利于农业灌溉。目前以色列采用反渗透技术淡化海水,大规模生产前提下其成本在0.5美元左右。2002年,以色列政府批准兴建的海水淡化厂总产量到达了4亿立方米,所有的工程都是以国际招标的方式进行。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水资源委员会1998年提供的供水预测中2020年的海水淡化总量,可见对海水重视的程度。
以色列政府及水资源委员会对于淡化水工程的兴建给予支持,并且充当发起者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政府对于这些淡化工程的兴建多数采用BOOT(Build、Own、OperateandTransfer牞建造-运营-拥有-转让)或BOO(Build、Own、Operate,建造-运营-拥有)模式,承包商往往是私人企业家。政府对初期投资给予支持并在合同中确定工厂生产后由政府保证的最低购买量,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虽然以色列研究海水咸水淡化的历史较长,但相对沙特等海湾国家而言过去几十年其海水淡化的投资力度并不算大,反倒是技术和设备出口作的比较好,比如其IDE海水淡化技术公司知名度就很高,在世界范围内承建了300多家海水淡化厂。其海水淡化主要集中于缺水的南部地区。但现在由于反透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成本大为降低,也促使以色列政府加大了对海水淡化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