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的方法其实很简单,这些用户调整厕所里的水阀,使洗手盆的水喉流速从原本的每分钟6公升的流量,减少至每分钟2公升的流量。当局的目标是在今年底以前,争取另外300个商业用户参与。
环境发展部兼内政部高级政务次长麦汀昨天推展这项新计划,并且走访乌美1道邻里中心的商家分发宣传册子。册子里教导用户如何使用一些省水配件来减少用水量。
例如,在水喉喷嘴和曲管内部装置节水环,或是在水喉前端装置自动关闭式的喷嘴。同时,用户也应该注意自己的用水习惯,监察自己的用水量、使用简易的方法来测量水流,以及定时记录水表的数据。若可能,也可以再循环使用过的水。
根据当局所提供的数据,目前一般水喉的流量是每分钟6公升的流量,这应该可以减少至每分钟2公升。花洒的流量是每分钟9公升,理想的流量应是每分钟7公升;男厕小便抽水系统的流量,也应该可以从每一次抽水使用1至1.5公升的水,减至每一次抽水只用0.5公升的水。
在乌美1道邻里中心经营冥纸香烛店的黄来利(40岁),从今年起开始在店里的厕所水喉,装置节水环,结果每个月省下大约20元的水费。他告诉记者,积少成多,“每个月20元好像不算多,可是一整年就省了100多元了,为什么不要装呢?”
麦汀在活动结束后告诉记者,他觉得许多商家不把省水这件事放在心上,“其实他们(商家)只要花一点时间装置这些配件,就能永久获益,省下不少钱。”
推行了一年多的“省水之家”计划也取得不错成绩,至今有10万户家庭装置了省水配件。自去年2月,公用事业局分发了35万个省水配套给居民,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装置配件。
试验显示,使用省水装置的家庭每月用水量平均减少5%,这相等于一两元的水费。本地估计有80万户居民家住组屋,当局的目标是在接下来一年,给另外20万户家庭派送这些省水配套。
另外,樟宜—四美区的居民昨早也在总理公署部长兼外交部第二部长李玉全的带领下,参观了公用事业局的展览示范,学习多一点省水常识。
例如,用水时不要把水量开得太大,加个节水环减少排水量;在旧式抽水马桶内加个省水袋,抽水所用的水量大大减少。
其实,除了使用省水装备,居民也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有效减少水费支出。
居民柯健华(48岁,公务员)说,他们一家大小刷牙时都用杯子盛水,避免浪费。此外,他也在鱼缸装置了过滤器,以减少鱼缸换水次数。
会计师林丽凤(33岁)也积极把用过的水回收再利用,比如把洗菜、洗米的水也用来浇花,这不单节省资源,还可减少污水排放,重要的是省下水电费,一举数得。
以上两项活动是配合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