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宜昌日报报道,宜昌市共有24个水污染防治项目被列入国家《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利用国债资金规模可达16亿元。第一批6个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债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了工程进度。2003年5月,3座垃圾处理工程通过省级验收并投入使用,3个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完成实物工程量建设,相继进入联运调试运行阶段。今年1月,国家计委对宜昌市第二批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国债项目进行了批复,主要建没项目为库区3县(区)沿江小城镇污水、垃圾,危险废物处理项目共计12项,国债总投资为2.25亿元,年内计划投资9960万元。
按期按质完成库底清理工作。为保证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库底清理工作在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前完成,宜昌市精心制订方案,强化清库质量和督办巡察,严格资金管理,共完成建(构)筑物清库房屋169.49万平方米、桥梁48座、通讯线路399.85公里、广播线路181.4公里、输变电线路408.27公里、井巷工程50处;卫生清库36950处、一般性污染源24370处、坟墓12254处、传染性污染源326处,全市库区实际灭鼠面积6207243平方米;林木清库共完成防林林木清理砍伐1131.2公顷,经济林地林木清理砍伐(移栽)1078.5公顷,其他林地林木砍伐33.5公顷,共完成林木采伐面积21030立方米,占计划采伐面积的100%;固废清理为58.65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废40.14万吨,生活垃圾18.12万吨,管道污泥3421吨,完成率为100%。二期清库工作顺利通过国务院三建委组织的终验。
积极开展库区清理工作。为确保库区水面清洁和水质不受污染,宜昌市多次召开三峡库区蓄水工作现场会,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应急预案和漂浮物打捞方案,在蓄水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对可能产生的突发性环保事件,制订详实的应急预案。蓄水期间,库区三县、区累计出动漂浮物打捞船只621艘次,参与打捞人员5370人次,打捞漂浮物3.8万吨,打捞的漂浮物全部在135米水位线以上进行处置,确保了“江面清、库岸洁”。
强化重点流域综合整冶。一是加强工业污染源防治。宜昌市结合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香溪河流域先后关闭各类破产企业60余家;关闭各类污染严重的小磷矿、硫铁矿共计100余家,其中131家随铁矿全部关闭;结合“一控双达标”,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对现有企业严格控制其污染物排放总量,禁止向库区超标排放工业废水,对广丽日化污染黄柏河水域的环境违法行为给予了严厉处罚。二是加大了对香溪河、黄柏河流域生活污水预处理和生活垃圾的中转收集系统的建设力度,流域各建制镇必须推广经济实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未建设垃圾处理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垃圾收集中转站,从而为进一步做好生活污染的处理打下基础;在移民安置区内严格控制磷、氮污染和控制使用有机氯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三是宜昌市出台了《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香溪河流域水质保护的通告》,加强对磷矿开采企业、营运船只的管理,加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执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努力减少水土流失对库区水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