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4日电 4月21日以来,黑龙江日报在一版陆续刊发了《磨盘山,另一个“西泉眼”?》连续报道,反映了磨盘山水源地水质受威胁的情况。报道见报后,引起全国政协委员赵学铭的极大关注。日前,他再次发出呼吁,不要将磨盘山水库变成“洗脚盆”。
他告诉记者,某林业部门在磨盘山水库源头凤凰山搞旅游开发,他感到震惊。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投资50多个亿,史无前例;千余户居民移民,黑龙江历史的壮举;是迄今为止哈市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项事关全市人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生命工程”,如果因为搞旅游开发而遭受破坏,后果将是严重的。
去年,他赴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提交了《发展旅游业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提案。他说,我国许多旅游景区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中,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楼堂馆所林立,还一窝蜂地搞起漂流等时髦项目,使碧水青山伤痕累累。这样的做法应该禁止。
他告诉记者,他连续参加三届全国政协会议,每次只有短短10分钟发言时间。在会上,他连续三次提出了哈市水资源污染严重问题,最终在他和其他政协委员的努力下促成了磨盘山水库工程的立项。
立项消息传来时,他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60多岁的他激动得泪流满面。
同时,他收到省计委专程发给他和其他两位政协委员的感谢信。如今,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怕磨盘山这个离哈尔滨距离最近水质又最好的唯一一个水源地再蹈前车之辙。为此,他建议政府应立法加以保护,万万不能把这天造地设的一“盆”净水变成荒野情趣的“洗脚盆”。
赵学铭介绍,磨盘山水库立项是在2001年。而在此之后的2002年11月,作为水库发源地的凤凰山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他说,凤凰山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作为国家森林公园保护起来,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作为300多万哈尔滨市民的生命之源,无论何种形式的开发,都应极其慎重,即使是生态旅游开发。迄今,全国还很难见到一个能够做到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二者双赢的先例。而且,旅游开发一旦搞起来,很难控制。
让磨盘山水清又纯,并且永远生生不息。这,就是赵学铭老人不倦的呼吁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