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记者从扬州市环境保护局获悉,为了有利于该市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该市从近期、中期、远期3个时段,对境内的所有河流、湖泊和水库进行了水环境功能的规划,并公布了《扬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此举将大大增加该市明年创建“国家生态城市”的砝码。
据了解,该市将境内的56条河流、5个湖泊和1个水库,划分成68个水环境功能区,按照近期(2005年)、中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的水环境目标分成116个水质检测断面。其中该市境内长江的水质将由现在的二类至三类水,提高到2020年的二类水的标准;京杭大运河由现在的四至五类水提高到三至四类水的标准;廖家沟取水口水源将从现在的二至三类水,提高到2020年的二类水标准;瘦西湖水质也将由五类水提高到四类水的标准;内城河、古运河水质将由劣五类至五类水,提高到四类水的标准;邵伯湖由现在三至四类水提高到二类水标准;高邮湖从现在的三类水提高到二类水标准。
为了更好地执行水环境功能的规划,该市将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排污或进行可能污染水质的各种开发利用活动;禁止在保留区内进行破坏水质的开发利用活动;在过渡区内的各种建设活动,则应当保证水质达到下游段功能区起始断面水质的目标。(《江南时报》记者王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