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截流施工向龙口不断推进,河水冲刷使围堰进占受到影响。鉴于今年淮河大水和秋汛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截流期间气象条件不好,这将进一步增加截流施工难度。18日下午,截流围堰的前端距离对岸只剩下35米。围堰上下游落差超过37厘米,流速已达2.65米/秒。记者在截流现场看到,河水形成的巨大旋涡在不断冲刷围堰上的泥土,施工人员向围堰提角抛投装满泥土的编织袋稳固堤角,向围堰前端抛填块石以裹护堤头。
淮委副主任兼临淮岗工程建管局局长汪安南说,临淮岗工程截流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为确保实现临淮岗工程提前到2005年完工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精神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它必将影响和带动治淮其他骨干工程建设。
此前,淮委临淮岗工程建管局会同有关专家经过充分论证,制定了沉船截流方案,同时做好了雨天施工预案,保证施工道路畅通无阻,并要求淮河上游各大水库控制泄洪量,将截流风险降至最低。合龙后,施工单位要继续拓展引河断面,以达到设计要求。淮河主漕上下游围堰要达到设计高程,以保证冬季施工,确保今冬明春安全度汛。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淮河中游,地跨河南、安徽两省,是国务院确定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中最大的水利枢纽,主要由主副坝、12孔深孔闸、49孔浅孔闸和船闸组成。工程按100年一遇设计,相应滞洪量85。6亿立方米,1000年一遇校核,相应滞洪量121。3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当淮河上中游发生50年一遇以上的大洪水时,与淮河现有的水库、河道堤防和行蓄洪区联合运用,拦蓄洪水,削减洪峰,使淮河中游正阳关以下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确保淮北大堤和沿淮重要工矿、城市安全。目前主体工程中的12孔深孔闸和49孔浅孔闸已经完工,并在今年的淮河洪水期间发挥了控制泄洪的效益,整个工程将于2005年结束。
来源:中国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