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漳卫南运河系下游入海的一条重要河道。其在无棣县境内长47.7公里,跨小泊头、埕口2个乡镇,沿河82个村庄、8万余人口,耕地10.14万亩,特大型绿色化工企业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大型盐及盐化工企业埕口盐化集团总公司、近百万亩海水养殖基地及省级湿地、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均位于河道下游。今年10月13日,河道管理部门又向山东环保部门和无棣县发出了欲向漳卫新河泄洪排污的通报。
无棣县从全国、全省防汛大局出发,经过6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在全力做好阻挠提闸群众工作的基础上,于14日晚11时提闸放水。此次泄洪排污,最大流量为每秒240立方米,COD最大量为每升732毫克,超出人畜能够适应的最大限度——五类水的17.3倍。污水所到之处,禾稼尽枯,鱼蟹皆亡,如果近3亿方污水全部排入渤海,近岸海域将再次遭受重创,7万余名沿海群众将彻底失去生活来源,面临生存危机;两大企业集团也将被迫停产,近万名职工将下岗失业。
对此,无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主要领导亲自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新华社得知漳卫新河沿河群众生产、生活因河水被污染受到威胁时,当即派山东分社的丁锡国、范长国两位记者到无棣进行调查。丁锡国等来到无棣片刻未歇,立即深入埕口镇水沟村了解河水污染情况,观看了沿河被“毒”死的鱼蟹,并与因近海被污染,无鱼可捕而在家休整的渔民进行了交谈,观看了无棣县录制的纪录片《滚滚污水何时休》,听取了环保、渔业、沿河乡镇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在掌握了大量客观、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后,丁锡国等表示将竭尽全力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向外界呼吁,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漳卫新河污染问题尽快得到妥善解决。(《新华社》记者丁锡国、范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