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在全省百余县(市、区)中,仅有16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的10家;垃圾处理厂也只有9家,且设计与处理能力无法与城市垃圾产生量相匹配,除一家采用堆肥方式处理外,其他均是焚烧和填埋,处理方式相当落后;295个规模畜禽养殖场均无配套污染防治设施,任畜禽排泄物直接排放。业内人士介绍,我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非常薄弱,而且由于管网不配套,城市污水无法全部纳入处理厂,一方面造成投巨资建起的防治设施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一方面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污染河流。临猗、新绛县污水处理厂分别于1997年9月和2000年7月开工建设,多年来资金问题始终解决不了,至今仍有部分设施未建成,迟迟不能投运。此外,运行机制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如在26个在建及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厂中,只有一家单位实行了社会化运行,其余全部由政府管理和经营,运行成本往往高于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专家呼吁,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建设规模和实际使用效率,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能动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化经营,将污水、垃圾处理厂改造成政府宏观管理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股份制企业,这样既可减轻政府负担,又能提高其积极性,从而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快速发展